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1.
1984年末至1985年初,我国宏观经济失控,导致社会总需求过快增长,为此,中央银行先后采取了全面紧缩、稳中求松和紧中有活的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膨胀进行控制。从结果来看,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总量的作用虽然是非常积极的,但也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社会总需求的偏大局面还不能得到根本扭转,但是给生产施加了不稳定的影响,使目前的通货膨胀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这几年的货币政策实践向我们提出了  相似文献   
12.
如何从国民经济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两个方面观察宏观经济运行,戴有根、陈仕强两同志的分析和对策意见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这些问题。请翻阅《经济与金融》专栏。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第一,会计上固定资产折旧核算过粗,不能充分发挥会计的反映、控制、监督等职能。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基本上采用的是综合折旧率,造成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和应提的折旧脱节。有些固定资产已提完了折旧还要继续提折旧;有些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未提完折旧也不再提折旧,一项固定资产从使用到报废共提多少折旧是搞不清的,这实际上使折旧没有一个客观准则可循,直接影响产品成本和利润的真实性。我们必须尽快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