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50篇
工业经济   75篇
计划管理   225篇
经济学   129篇
综合类   61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162篇
农业经济   94篇
经济概况   113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农村十年改革,成功地构造了资源合理配置的微观基础,农业增长迅速。但农业的这种增长是在以区域自给为特征的、传统的资源配置格局下取得的,这种资源配置格局因其抑制区域优势资源价值的实现而无法构成农业长期持续增长的基础。农业的现实危机即源于此。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对传统的资源配置格局进行改造与重塑,积极推进区域资源转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组织中国农业的“共同市场”,已成为近中期促进农业增长的关键。但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并不能完全替代资源总量的短缺,从长期来看,在我国天赋的资源存量范围内无法经济地解决农业,尤其是粮食问题。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资源转换是中国农业长期的根本出路。基于此,作者认为,目前尽快确立“双重资源转换”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新战略无论是对解决农业的现实危机还是解决农业的长期出路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92.
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信贷支持的主力军。但我们对河北省三河市农村信用社进行的调查中发现,虽然近几年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但是其信贷规模与其资金规模却还不相适应,存在资金闲置现象,影响其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信贷资金运用不足原因分析限于当前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现状,其资金运用主要是贷款形态投入。据调查,三河市23家农村信用社2002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17.2亿元,贷款余额为11.7亿元,存贷比为68%,可用资金头寸为(不包含准备金)2.9亿元。目前,农村经济正在…  相似文献   
993.
我们工商干部要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在廉洁自律问题上,当前要认真学习《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从“三个不能”做起。  相似文献   
994.
地区竞争、土地供给结构与中国城市住房价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彬  李超 《财贸经济》2020,(5):116-130
为了分析地区竞争下地方政府间土地供给结构的策略互动及其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本文在归纳梳理中国土地供应法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同时考虑居住用地需求和工业用地需求的两城市模型,探讨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并基于2006—2015年城市面板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受约束的条件下,地方政府有激励以减少居住用地为代价提高工业用地供给,进行招商引资竞争;与市场起主导作用的情形相比,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时,工业用地的供应量更高,居住用地的供应量则偏低,工业地价与居住用地的价格差异增大;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结构的干预,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推高了房价。此外,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会影响到相邻地区的供地策略。研究对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改革、从供给侧解决高房价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5.
论我国银保合作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归纳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理论分析工具,从分析国际银保合作的总体发展趋势出发,探讨了我国银行合作的动因并研究了我国银保合作的现状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本文还在借鉴国外银行保险成功合作经验的基础上,联系我国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政策和策略,提出了几点推动银保合作的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CI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的CIO们可分为四种类型:单纯技术型、中层管理者型、高级管理人员型和企业核心管理者型。企业需要CIO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企业业务的价值、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了解企业内每个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并且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去帮助业务部门提升业务效益。CIO的责任心和基本素质是其为企业优质服务的根本保证。同时CIO要有效地开展工作,必须在企业中得到应有的尊重。  相似文献   
997.
998.
中间品进口可以通过利用他国优质资源和技术溢出效应强化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进而促进本国出口产品质量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一国在全球中间品进口网络中的网络特征(网络集约性和网络广延性)会影响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全球中间品进口网络非均质化使一国的区域中间品进口网络特征也会对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产生显著影响。以2007—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为研究样本,构建区域中间品进口网络矩阵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整体上趋于上升,且各国间的差距趋于缩小,与此同时,区域中间品进口网络的联系和密度增强,各国的网络集约性和网络广延性总体上也趋于提高;样本国家区域中间品进口网络集约性和广延性的提高均能显著促进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其中技术进步具有调节效应,进口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会强化其区域中间品进口网络特征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样本国家区域中间品进口网络集约性和广延性提高对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促进效应具有时空异质性,该效应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比“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更强,在“一路”沿线国家比“一带”沿线国家更显著。因此,应继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吸引更多经济体积极参与,并通过整体网络的优化升级和个体网络特征的改善来促进沿线各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同时,要进一步优化中间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和空间布局,并加快整体技术进步,以强化和提升中间品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而有效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999.
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及质量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公路桥梁的施工项目也日渐增多,如何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逐渐成为施工人员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然而,公路与桥梁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尤以连接处的问题较为常见。鉴于此,文章主要对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能源革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加速西移,煤炭大规模、长距离调运格局在中长期内难以改变,铁路运力和煤炭供应区域性和季节性紧张情况始终存在,煤炭物流园已成为保障我国煤炭稳定供应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但是,我国大多数煤炭储配基地和物流园区专业化程度不高且盈利模式单一,制约了煤炭物流园的发展。研究了我国煤炭物流园区发展趋势,对“大型煤炭储配装运基地运营模式、区域集中采购和分散销售的战略合作模式、与煤炭交易中心互动下的倍增运营模式”3种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分别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表明,采用“与煤炭交易中心互动下的倍增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多,发展空间大,是未来煤炭物流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