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39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79篇
财政金融   1723篇
工业经济   962篇
计划管理   3240篇
经济学   2732篇
综合类   1768篇
运输经济   130篇
旅游经济   100篇
贸易经济   2254篇
农业经济   869篇
经济概况   247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3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483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392篇
  2014年   584篇
  2013年   829篇
  2012年   1231篇
  2011年   1904篇
  2010年   1718篇
  2009年   1235篇
  2008年   1273篇
  2007年   1214篇
  2006年   1288篇
  2005年   1043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Synopsis In contrast to the neoclassical economic presumption in favor of markets, we argue that organizations, not markets should be taken as our default assumption. We do so 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grounds. We distinguish between Zen and market Knowledge. The first is embodied and hard to articulate and the second abstract-symbolic. In human evolution, the first type of knowledge came first, and, on any pragmatic definition of knowledge, it still incorporates most of what we mean by the term. We take codification and abstraction as the two data processing activities that lead to the articulation of knowledge into an abstract-symbolic form. We develop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he Information-Space (I-Space) to show how far the articulation of knowledge leads to its being shared. Whereas an unlimited sharing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leads to market-oriented outcomes, a more limited sharing leads to organizational outcomes. A market-oriented economics has tended to look to physics for its models; the field of organization theory has tended to look to biology. A more organization-oriented economics would thus look more to biology for its models.  相似文献   
22.
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又无序、新颖又形象、急需开发利用。本文探讨了开发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必要性,介绍了如何开发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为用户充当网络信息导航员,发掘网上信息,丰富现有信息源等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3.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是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反映的是物质生产。改革开放后,非物质性服务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1998年石油行业重组改制和2000年股份公司改制上市、股份制石油企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济关系和会计核算方法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增加值这一重要经济总量指标的核算方法进行研究已迫在眉睫。增加值有三种核算方法:一是生产法,二是收入法或分配法,三是支出法或最终使用法。文章结合石油企业的实际,着重讨论了前两种核算方法,包括基本原则、计算公式、主要指标、资料获取,以及对生产法和收入法增加值计算结果不等的处理。  相似文献   
24.
李焱 《首都经济》2005,(12):64-65
“开发规模最大、集中利用最高、保护发展最好、服务领域最广、经济效益最多、文化底蕴最深、品牌意识最强、田园山色最美。”10月21日,在小汤山镇申报“中国温泉之乡”评审会上,中国矿业联合会秘书长王燕国高度评价了小汤山以温泉开发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小汤山申报“中国温泉之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5.
最终控制人、债务融资与控制私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很多国家存在着最终控制人的现象。很多文献证实最终控制人的存在使得其可以利用对公司的控制权来进行对其有利的活动。通过建立一个模型来论证最终控制人的存在对债务融资的影响,结论是最终控制人的存在提高了债务比例,同时使得最终控制人在利用债务融资过程中获得的控制私利增大,侵占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26.
当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与其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不相符的问题.提出改革的实践化、信息化、综合化、个性化四个取向.  相似文献   
27.
综述了数据仓库的概念、特点、结构及其关键技术,对创建数据仓库系统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8.
体育教学“以人为本”观念形成的社会环境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教育改革思路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样验证了“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观念的社会环境背景。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和看法将对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主体”依据,体育教学改革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9.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它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技为保障,以农贷为支撑,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加快贫困地区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是关乎贫困地区脱困,进而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2005 is the last year of China's No. 10 Five-year Plan. With China 's boom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domestic enterprises are facing up with not only quite a lot of opportunities, but also some potential challenges, for instance, with the upgoing oil prices, the energy and the raw materials are no longer in efficient supply, this is a problem that domestic enterprises, especiall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to face. How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Zhang Bin, President of China National Foreign Trade Transportation (Group) Corporation (Sinotrans) gives his comments when interviewed by China's Foreign Tra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