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贸易经济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中国价格协会高校价格理论与教学研究会第26次年会围绕"对当前价格形势的研判"、"价格改革与提高民生福祉"、"'十二五'时期深化价格改革的思路"等主题进行了积极研讨,取得了可喜成果,为此,对会议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
再论“国际贸易的全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涵看,"国际贸易的全成本"是某种物品的产权在跨国转移中,发生于国际贸易过程,进而涉及生产和消费、经济和生态、今人和后人,使用一切资源要素的代价总和;从外延看,"国际贸易的全成本"是以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其中,使用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的机会成本为生产成本;使用制度要素的机会成本为交易成本;使用生态环境要素的机会成本为环境成本;耗费"可持续性"要素的机会成本为代际成本。贸易理论和现实的发展表明,国际贸易的动因是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本质是比较成本优势,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比较优势理论的"硬核"在于"比较之比较",其"外围保护带"则表现为对资源要素和成本外延的界定。为化解比较优势理论面临的种种冲突和困境,有必要拓展它的成本观,使其成为进步而非退化的研究纲领。因此,使用或耗费广义要素而形成的"全成本"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23.
2008年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爆发后,给世界各个经济体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学界从经济、技术、政治、伦理、多因素等不同侧面提出了五类假说。基于经济角度的假说有生产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论、全球经济失衡论、政府监管不足论等;基于技术角度的假说有金融工具创新论、"去工业化"和"科技创新不足"论、网络泡沫延续论等;基于政治角度的假说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政治霸权论等;基于伦理角度的假说分别从金融体系本身的制度伦理、商业伦理、道德风险、消费伦理等角度展开分析;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此次金融危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观: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理论和现实的最新进展表明,比较优势理论的要素基础需要进一步广义化。一个国家要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除了考虑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制度、生态环境等要素也不可或缺。基于广义要素的成本可定义为全成本,它是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的动态开放系统。全成本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25.
采用Novy模型测度1997—2010年间中国大陆与台湾按照HS编码划分的各行业的贸易成本,在此基础上建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GMM估计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两岸各行业贸易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各行业的下降幅度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两岸各行业的平均关税水平、各行业的贸易开放度、两岸人均收入水平差异以及台湾当局对大陆的经贸政策,对于两岸贸易成本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主要政策含义在于,两岸可以搁置政治上的争议,继续挖掘贸易成本下降的渠道,加强彼此之间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6.
关于企业业务招待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业务招待费,在财政部颁发的《工业企业财务制度》(1992.12.30)第49条中,对企业业务招待费的规定是这样的:“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费用。关于企业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的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94财法字003号)中的第14条是这样规定的:“纳税人按财政部的规定支出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由纳税人提供确实记录或单据,经核准准予扣除”。但在实际工作中,业务招待费存在诸多问题,如真实性问题、税前扣除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腐败问题等。一、业务招待费的真实性企业进行业务上的招待是一个十分正常的商业作法,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常见的一项费用支出。但是,商业招待又不可避免地会掺合个人消费的成分,不少企业在业务招待费上大做文章。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方面:1.很多企业利用“业务招待费”这个招牌,以跑项目、联系业务、招揽生意为名,把不好入帐的个人消费、礼品、礼金、娱乐、补助等违规支出列入其中,加大经营成本,减少帐面利润,偷逃国家税收;2.不少效益好的企业,给职工定一个标准令其到指定的商场买东西,开成餐费、住宿、办公用品等发票报销,暗中流失个人所得税。3.还有的企业...  相似文献   
27.
传统贸易理论所讨论的形成比较优势的成本,主要为生产成本。但是,在现实国际贸易活动中,交易成本在塑造一国比较优势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回顾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及其与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的关系、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及其度量、引入交易成本分析的国际贸易变化之相关文献,指出:现有文献未严格区分"贸易成本"和"交易成本",迄今为止新制度经济学中对交易成本的测度与贸易理论中基于引力模型的贸易成本测度还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融合。  相似文献   
28.
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的分析思路,可从时空维度提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Ⅲ"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0"。从空间上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Ⅲ"是世界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0"是产品内分工中生产各种投入品(含中间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时间上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Ⅲ"是社会总时间(包括总劳动时间和总休闲时间)中必须用于劳动的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0"是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所必须付出的劳动时间。这四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系统层次上统一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之中。  相似文献   
2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