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4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3篇
经济学   38篇
综合类   10篇
贸易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4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9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赵弘 《投资与合作》2002,(12):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下简称《中小企业促进法》)虽然早在6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但却费尽周折,半年后才决定于2003年1月1日出台实施。这是国家参照国际惯例,为促进和保障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而出台的重要法规。但其中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法仍面临严峻问题,为此,专家们通过对该政策的深刻分析,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2.
自从1999年6月5日国务院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批复以后,中关村更加成为全国甚至世界关注的焦点。“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中关村”——中关村已经超越了原有的概念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使命——“中关村”应该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的示范区,成为中国向知识经济挺进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83.
北京市在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承担着先行示范作用,近年来通过主动调结构、转方式,在推动首都经济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当前,首都经济发展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未来发展应以解决城市空间结构矛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等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推动首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要以中关村为龙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经济布局优化带动空间结构调整,同时加快发展符合世界城市功能的总部经济及金融、文化等优势产业,并在首都经济圈范围内谋划首都科学发展,增强首都经济长远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84.
赵弘 《中关村》2012,(3):52-53
海淀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郁,海淀园科技实力强劲,拥有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释放双轮驱动效应的独特优势,为园区创意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85.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日益显现,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低迷.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回落,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明显.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6.
赵弘 《经济》2012,(12):63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面对世界经济形势风云变幻,我国经济发展的困难明显增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87.
科技奥运实施对我国环保与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弘  张丹华 《科技和产业》2010,10(2):18-20,25
科技奥运通过新材料与环保科技两大战略支撑起了绿色奥运,并对环保与新能源这一新兴产业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科技奥运实施对环保与新能源产业影响的途径及主要方面;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借奥运科技成果推动环保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8.
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单中心、同心圆式"的城市空间格局,使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给中心城区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限制了北京综合承栽能力的提升,影响到北京的可持续发展.东京、巴黎等都通过建设"副中心"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矛盾.北京应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启动建设京西副中心、通州-亦庄副中心和顺义副中心,打造分散疏解中心区功能的重要空间栽体,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矛盾.  相似文献   
89.
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弘 《数据》2009,(7):61-63
北京“单中心、同心圆式”的城市空间格局,使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给中心城区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限制了北京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影响到北京的可持续发展。东京、巴黎等都通过建设“副中心”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矛盾。建议北京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启动建设京西副中心、通州——亦庄副中心和顺义副中心,打造分散疏解中心区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矛盾。  相似文献   
90.
赵弘 《中关村》2005,(9):66-67
首都经济活力的源泉中关村在成为“首都经济”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的同时,也担负着面向全国辐射和输送技术、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任务。中关村是北京的中关村,是全国的中关村,更是面向世界的中关村。中关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作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所处的独特区位、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使其拥有不同于其它区域的独特优势,形成了一大批技术创新主体。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关村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