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涤纶/氨纶包缠纱是一种新型包缠纱,目前国内外对该纱线的研究尚在进行当中,其物理化学测试标准及评定标准还在探索,尚属空白,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氨纶具有高弹的特性,给涤纶,氨纶包缠纱的测试带来了一定困难。尤其是测试条件和参数的合理选择有待在实验中摸索与总结。本课题从包覆丝结构参数入手,着重对包覆丝弹性与其氨纶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了一定的分析探讨,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涤,氨包缠纱的检验指标及操作规范,为实际生产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钱晓明 《经济师》2010,(6):237-238
文章在对集团总部战略定位需考虑的因素和坚持的基本原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集团总部的战略定位应该是整个集团公司的战略决策中心、投融资中心、运营监控中心、人才管理中心和服务支持中心的观点,并对集团公司如何发挥其管控作用从战略管理、文化制度统一、资金集中、信息集成、人员委派、风险监控和关系协调七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能对更多的集团型公司作出科学的总部定位,实现总部的管控作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财政部门都在完善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建立评价指标机制,从而促使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探索,最终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怎样有效发挥绩效评价工作的效果,怎样利用评价结果促使日常的财政预算工作有效进行,依旧是目前财政绩效预算管理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虽然遇到阻碍和困难,但这将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欧共体是我主要贸易伙伴,正确估计统一大市场对我进出口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认为:要重视对统一大市场的分析与研究,制订对欧共体的出口战略,加快向欧共体的投资。  相似文献   
15.
交通事故物证是指能够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物质和痕迹。在交通事故过程中,交通事故相关客体在动态的情况下,相互发生刮擦、碰撞等作用,使物质形态发生改变,从而形成物证,通过物证的物质形态的改变可以了解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6.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钱晓明他,曾有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薪资待遇,然而他毅然放弃这份别人羡煞的工作,回到母校寻找"家"的感觉。"2005年,我从香港理工大学毕业,2006年,来到了天津工业大学任教。"这样的经历引起了记者们的好奇。看着我们一脸的问号,钱晓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在那里我找不到家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如何做好企业贷款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降低资金使用成本、防范财务风险和维护企业信用两个方面分析了做好企业贷款管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如何做好企业的贷款管理进行了详细论述。论述主要分为政策指引、内部管理和银企关系三个方面。对如何做好贷款管理的论述,希望能对更多企业做好企业贷款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改革开放后水产养殖业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从“发展前景”及“发展对策”两个方面对中国水产养殖企业怎样应对WTO的挑战及机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公司的企业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连年增长,资金利税率、人均利 税额、单位成本和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等效益指标均为全省同行 业先进水平,1985年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1989年被评定为国 家二级计量单位,同年又荣获了部级质量管理奖,连续六年获交 通部经济效益先进企业和部级设备管理优秀企业称号。去年五 月又取得了会计工作达标和会计工作三级证书。在公司发展壮 大过程中,加强会计管理对加快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 用。特别是在开展会计工作达标升级活动后,得到了充分发展 和完善,对治理经济…  相似文献   
20.
大众话语中的美国形象与中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年来,大众话语[1]中有关美国形象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 折射出中美关系的起伏,但这是否只是反应中国公共话语[2]中有 关美国形象的变化?或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反作用于公共话语,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