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9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22篇
经济学   32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54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6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行业的现状与前景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从1979年到1993年14年间我国汽车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4.89%,1993年以后受经济宏观调整政策的影响,汽车生产增速有所放慢,但除1996年产量有所徘徊之外,其余年份也都增产6万辆以上。与汽车整车制造业相比,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发展形势要更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零部件制造业发展速度更快,主要原因:1.起点低、基数小。"九五"以前,汽车零部件制造方面的投资占整个汽车工业的投资比例只为1/3左右,由于投资力度不够,使得零部件制造业发展长期滞后。2.市场需求更大。除了汽车配套市场规模在整车产量不断增长的拉动下同步扩大之外,随着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维修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尤其是不少超过年限的旧  相似文献   
32.
一只蚂蚁闯入瓷器店。必然是无声无息。一头公牛闯进了瓷器店。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是眼下中国面对国际社会的情形。对世界而言。中国的迅速崛起犹如一头日益不能忽视的公牛,对中国而言。也许和平崛起曲折地表达了中国不希望对瓷器店原有格局产生巨大的不可容忍的冲击的谨慎。2003年11月3日。原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博鳌论坛《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讲演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说法。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首次从官方角度采用了“和平崛起”的提法。在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阐述了“和平崛起”的含义。“和平崛起”开始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3.
最近,中国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争执引人注目。极少谈论中国经济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7月15日向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演讲时说,中国央行买进美元以阻止人民币升值的做法可能在长期内会给中国带来通货膨胀问题。他指出:中国的政策导致中国积聚了大量美元,这意味着中国货币基础的扩大并造成货币扩张,这将使中国货币供应量在长期内大幅增长,这个问题是中国政府必须解决的。格老的上述演讲几乎无懈可击,他清晰地指出了理论上的可能性,但他几乎对中国目前宏观经济未置一词。因此,格老的话语是一种隐示。国内学者对当前宏观经济的判断已经开始出现不同的观点。樊纲教授倾向于认为GDP大约8%的实际增长,大概就是中国经济的魔术数字(Magic Number),持续地低于此增长速度,则会出现资源闲置和就业不足;而持续地高于这一增长速度,则可能最终受制于通货膨胀。他是今年最早持中国经济已有了过热苗头意见的学者。他认为过热的投资即使现在仍能有力地推进经济增长,但迟早会触及到“生产资料供给瓶颈”,目前电力短缺,钢铁、水泥、煤炭、化工产品的价格已经开始上涨。它们的上涨早晚会体现在消费品的价格上去。过快的经济增长和过热的投资,最终会触及这个瓶颈,并受到通货膨胀卷土重来的痛苦。博士咖啡在以往《财经界》刊出的报告中,倾向于认为中国正迎来一轮“黄金增长周期”,目前中国经济可以说是动力非凡,受到了“三大周期”的强劲推动。它们分别是“世界工厂-国际投资与出口周期”、“城市化-投资与消费周期”以及“新兴消费品-消费周期”。我们当时的结论是一个比喻:中国就像穿上了魔幻中的红舞鞋,想停都停不下来,如果外部环境较为稳定,并且人民币并未出现始料不及的升值,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长可保持9%以上,而物价可望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无论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是否过热,人们都看到了它不同寻常的新颖难解之处:信贷投放和投资率已高企,但物价却仍然平稳;经常账户处于盈余状态,但人民币汇率维持稳定;以股市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稳中有降,而房地产热潮并未消退。那么,中国经济是处于黄金增长周期.还是处于没有温度的高烧?  相似文献   
34.
欧洲大部分国家能源短缺,油气资源高度依赖海外市场,为保障本国能源安全和实现低碳发展,自上世纪末以来,欧洲各国逐步建立了新能源补贴机制,通过巨额财政补贴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使得欧洲成为全球新能源应用规模最大、比重最高的地区。然而,巨额财政补贴不仅催生了行业发展过热、产能过剩等负面效应,而且对欧洲各国财政造成巨大压力。与此同时,新能源发电成本不断下降客观上也为削减财政补贴创造了条件。从2011年开始,欧洲多个国家对新能源补贴机制作了调整,陆续推出一系列削减或停止新能源上网电价补贴的政策。这种政策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5.
当前我国扩张性财政和适度货币政策效果分析及有关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1999 年以来所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并重点分析了约束扩张型财政和货币政策发挥 作用的负面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下一步财政货币政策的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6.
37.
38.
回顾一年多来的经济运行,宏观调控已从经典意义上的宏观调控走向了以产业政策为主导的非经典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产业型调控”。我们认为“产业型调控”对抑制部分行业投资热在短期内是有效的,并在事实上中止了加息的可能,不同产业也呈现出冷暖不均的投资趋势。而从长期来看,市场的调控才是对资源的最根本的调控,市场调控可以导致产业革命,刺激新的技术创新,解决中国增长与资源的矛盾。  相似文献   
39.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今年起将全面进入深水区,这其中对政府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是最大的难点。  相似文献   
40.
税制合并改革不可再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资进入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这是事实,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早已超过50%就是证明。但这样的引资和出口增长并没有带来社会福利的增长,反而增加了本已紧张的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和环境负担,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