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19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黄敬宝 《经济论坛》2013,(8):155-157
通过调查,本文认为: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到大学生创业的价值以及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障碍;大学生创业意愿积极、创业能力不足、创业活动很少;大学生创业,需要高校大力推动创业教育,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虽然大学生创业的可能性较大,但现实性不强,需要经过多方努力,推动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创业。  相似文献   
32.
黄敬宝 《北方经济》2012,(17):80-82
正一、我国大学生失业的特征(一)大学生失业群体的特征大学生失业群体的特征,是指与其他失业群体相比、大学生失业群体所具有的独特之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我国的失业人员分为不同的群体。下面,我们就比较一下大学生失业群体与其他失业群体的区别。1.年龄特征。按年龄大小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失业人员分为青年失业者、中年失业者和老年失业者。在我国,男性劳动者60岁、女性劳动者55岁就达到退休年龄,虽然存在着老年  相似文献   
33.
自1999年试点以来,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得到了较快发展。到2005年2月底,全国国家助学贷款金额96亿元,实际发放人数115万人,成为"奖、贷、助、补、减"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但从总体上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突出的问题是贷款供给不足,很多贫困大学生得不到帮助,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34.
抽样调查表明:大学生消费支出的主要来源于父母提供,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消费结构基本稳定、且基本合理。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扩大消费开支来源,提高消费水平,并调整消费结构,以促进大学生的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35.
大力开发农村就业中介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敬宝 《乡镇经济》2008,24(12):98-100
结构性失业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开发农村就业中介服务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失业问题。应明确开发主体、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功能,大力开发我国的农村就业中介服务。  相似文献   
36.
外部性理论的演进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歇尔、庇古、杨格、鲍莫尔和二战后的经济学家对外部性问题的研究构成外部性理论演进的五个阶段。它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散到综合再到分散、由静态到动态再到动静混合的过程。对传统的外部性问题处理原则的置疑可能改变外部性理论演进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37.
调查表明,大学生消费具有四大特点:消费经费来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消费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消费观念具有一定的享受性和超前性。大学生应调整消费观念和行为,以提高效用水平。  相似文献   
38.
我国转移支付的效率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效率是评价转移支付的基本标准.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效率低下,转移支付规模不足、制度不完善、操作不规范.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扩大GDP和财政资源总量、调整转移支付模式、规范转移支付操作行为以及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与法律制度体系,促进我国转移支付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9.
典型调查表明:学历层次相同,北京生源毕业生的京城比、北京比和东部比较高,变化幅度较小,非京生源毕业生则较低,变化幅度较大,社会资本的作用与学历高低成反比;非京生源毕业生,高学历者的京城比和北京比高于低学历者、且有强化的态势,人力资本的作用受到生源地的影响;不同学科专业的三大比例及其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在就业地区分布的稳定性方面.生源地、学历、专业成为大学生就业地区分布及其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并降低社会资本的影响,促进高层次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40.
我国巨灾保险不足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巨灾频发,巨灾保险潜在需求巨大,但由于成本过高、缺乏技术和相关法律制度等原因,巨灾保险供给严重不足。为扩大巨灾保险供给,应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走政策性支持的商业化巨灾保险道路。通过建立强制性巨灾保险基金、发展再保险市场、完善相关立法和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等分散巨灾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