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9篇
计划管理   20篇
经济学   52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2006年5月18日下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理事长会议在北京的月坛宾馆召开。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责出席了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会长和理事长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速建、中国华油集团公司总经理王煌今、中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总会计师刘兴汉,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国有、中国第二十二冶金建设公司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总经理魏华文.国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文平,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高闯、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党兴华,  相似文献   
52.
53.
54.
“现代企业必须有大局观,才能明晰企业的战略环境,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在2020年国企管理年会上,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黄群慧从战略大局出发,对企业自身战略的制定,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5.
56.
在工业化进程中,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失衡,出现了服务经济悖论,其重要原因就是工业部门服务内置化。2009年,山东、浙江等工业大省相继出台了推动制造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意见,取得了一些效果。本文使用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我国22个工业部门的服务外包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影响工业部门服务外包的因素。检验结果表明,工业部门的所有制结构、企业规模、外向度、生产率以及税收、金融制度对工业部门服务外包具有重要影响;推动工业服务外包的思路是实行工业强国战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围绕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业,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提升服务业效率;完善税收制度、土地制度、金融制度,降低服务外包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57.
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状况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研究根据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和利益相关方理论(StakeholdersTheory)等经典的社会责任理论构建出一个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四位一体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标分析国际社会责任指数、国内社会责任倡议文件和世界500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构建出分行业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年报、企业官方网站为信息来源,评价中国100强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和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评价结果显示:①约2/3的企业责任管理落后、责任信息披露不足;②企业责任管理显著落后于责任实践;③社会责任指数的企业性质差异明显,中央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远远领先于民营企业、其他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④企业规模与社会责任指数成正比,企业规模越大,社会责任指数越高;⑤社会责任指数的行业间差异明显,电网、电力行业处于领先者地位,多数行业处于参与者的阶段。  相似文献   
58.
80年代后,管理学已进入了比较管理学的时代。美国80年代推出的四大管理学畅销书《日本的管理艺术》、《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寻求优势》和《企业文化》均为比较管理学的专著,这无疑是对此最有力的说明。所谓比较管理学,是建立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管理现象进行研究的一个管理学分支,  相似文献   
59.
论国有股减持与经营者股权激励机制建立的协同推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利用系统论的思想,分析国有股减持与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机制建立的协同性,针对现阶段协同推进的障碍,提出如何协同推进国有股减持与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机制建立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
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因素归结为7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动力;大众消费时代来临,消费需求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最稳定的因素;对外开放的深化,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储蓄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丰富的劳动力供给和日益提高的劳动力素质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本要素;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模式”的经济体制改革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奇迹。同时,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失衡的压力、来自分配差距扩大的压力、面临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和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压力。综观中国经济的全局,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还没有改变,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好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未来10—15年时期里,中国经济继续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从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问题看,今后中国最为重要、最为迫切的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保持和谐发展,更加重视协调发展,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结构优化,更加重视深层次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