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84篇
工业经济   91篇
计划管理   201篇
经济学   177篇
综合类   69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126篇
农业经济   72篇
经济概况   1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然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经济方式。21世纪是企业生产经营生态化、产品绿色化的世纪,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发展,实质上是一场进行循环经济革命的“绿色”转变。现代企业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致力于企业转型和彻底再造,大力开发生态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推出高品质的绿色产品,使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2.
"财税合一"的会计模式不能适应我国会计理论建设的需要,不能适应税收国际协调的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建立"财税适度分离"的增值税会计模式,或执行收付实现制,或执行权责发生制。全面实行权责发生制比全面实行收付实现制具有更多优越性。笔者认为全面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利增值税会计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13.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指出,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性定位,逐步形成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这一区域新发展思路的提出,为新时期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提出了一种功能性的导向,  相似文献   
114.
废干电池回收利用中汞的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汞的治理技术,分析了废干电池回收利用中汞的治理工艺,并提出废干电池全溶、硫化、高温焚烧治理汞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15.
本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工程项目成功决定因素的层次模型。通过鉴别决定项目成功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能够使有限时间、人力和资金资源合理分配,投向那些对项目成功影响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6.
论城市化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碧芳 《特区经济》2005,(5):124-125
一、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而产生的一种现象,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的人口逐步由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居住在农村占多数转变为居住在城镇占多数;该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城市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经济形态的重大变化,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  相似文献   
117.
西部“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分析西部“三农”问题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通过经济重建、生态重建、社会重建、制度重建、文化重建和城乡关系重建来解决西部“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18.
甘蔗渣资源利用现状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甘蔗渣资源应用于生产燃料酒精,或经过处理提高其蛋白含量用于饲料,还可用于生产环保材料作为木材的替代原料等利用现状。甘蔗渣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可作为无土基质和有机肥料的原料,与用甘蔗渣发电建筑材料等。  相似文献   
119.
河北省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发展计划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和旅游发展的耦合关系,以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方法]以河北省为例,通过构建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系统,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进而通过耦合模型计算两者的协调度。[结果](1)河北省各个市区的乡村振兴战略系统的得分介于0.784 2~1.572 3,其中石家庄的得分最高(1.572 3),其次是邯郸(1.404 8),邢台(1.397 4),而承德的得分最低(0.784 2);(2)乡村旅游系统的得分介于0.768 7~0.954 7,其中石家庄得分最高(0.954 7),其次是廊坊(0.927 6)、保定(0.925 3),但就整体而言,河北省各个市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差别较小;(3)河北省大部分市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处于较高以上水平,其中石家庄和邢台的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986 8和0.923 2,处于高度耦合水平;唐山(0.849 5)、秦皇岛(0.853 3)、邯郸(0.881 9)、保定(0.864 2)、张家口(0.813 3)和廊坊(0.890 4)处于较高耦合水平;沧州(0.764 4)和衡水(0.726 8)处于中度耦合水平;而承德为0.695 5,处于低度耦合水平。[结论]分析河北省各市区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程度,对于全省乡村均衡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长期供需不平衡的背景下,探究河北省农业用水真实消耗情况及其驱动因素,对水资源安全、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作物需水量和作物实际用水量测度河北省农业生产蓝水足迹及绿水足迹,利用LMDI模型解析河北省农业用水变化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结果 结果显示,2002—2018年河北省农业水足迹数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技术效应、种植规模效应和节水效应对河北省农业水足迹变化呈增量效应,其中技术效应对水足迹数量变化的正向驱动贡献值最大,这说明农业技术应用、规模效应带动和节水成效保障加快河北省农业节约用水进程;管理效应和种植结构效应对河北省农业水足迹数量变化呈减量效应,这说明水利化程度、农业种植结构给河北省农业节水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结论 河北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应重点强化农业节水技术、节水管理和结构调整。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进水肥一体化建设;加大节水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设施维护保持能力;优化各地区种植结构,持续推进“一季休耕,一季雨养”的种植模式,提升水资源和种植结构的匹配度,从而减轻河北省水资源短缺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