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B2C企业与战略联盟 1)B2C企业所面临的最大瓶颈 电子商务整个业务包括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四个方面.B2C网站分类信息和商业信息的呈现解决了信息流、商流的问题;网上支付系统(如支付宝)解决了资金流的问题;但是物流却是无法在网上解决的,必须在网下解决.B2B和C2C模式都直接规避了物流这个环节,但是B2C却无法规避,因为物流是B2C重要的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物流问题,B2C永远都不可能实现.但是正如前言中所述,物流大大增加了B2C企业的运营成本,特别是自营物流业务时,更是它们的不能承受之重.所以相对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物流构成了B2C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近20年来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关联度逐步加强,金融深化日益加深,系统风险也不断累积,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过去以低通胀、高增长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之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维护整体的金融稳定,需构建由中央银行主导的宏观审慎的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3.
刘广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0,(33):177-180,261
网络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络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由分析两者的概念和内容入手来剖析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以及网络文化产业对信息技术的反作用,可以较好地明晰两者内在的互动关系,以此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推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产业升级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引入顾客转换成本,使用多阶段博弈数学模型综合考量了顾客转换成本、网络外部性及进入成本对异质产品寡占市场在位者兼容决策的影响。一般而言,不存在网络外部性时,在位企业的兼容决策与顾客转换成本无关;反之,这种影响是重要且复杂的。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近20年来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关联度逐步加强,金融深化日益加深,系统性风险也不断累积,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过去以低通胀、高增长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之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维护整体的金融稳定,需构建由中央银行主导的宏观审慎的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6.
刘广伟 《创业家》2010,(11):56-56
餐饮业有很多类型的公司,就目前来看,我认为不适合上市的大概有几种:潮流类的不适合,潮流类的主题餐厅经不起时间考验。地方特色过于鲜明的不适合,地方特色过于鲜明,不容易具备异地扩张能力。  相似文献   
17.
系统风险、宏观审慎与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金融深化的日益加深,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不断累积,最终导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过去以低通胀、高增长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之以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管理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维护整体的金融稳定,迫切需要构建宏观审慎的管理框架,并以此促进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的鲁菜与长江上游的川菜、长江下游的淮扬菜、珠江流域的粤菜,合称中国的四大菜系。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里丰富的资源、发达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给鲁菜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和社会基础,使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  相似文献   
19.
产生根底及大块的原因往往是紧密联系的,尤其由于根底的产生,必然伴随大量的大块产生.因此应采取措施改善矿山露天开采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近20年来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关联度逐步加强,金融深化日益加深。系统性风险也不断累积.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过去以低通胀、高增长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之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维护整体的金融稳定.需构建由中央银行主导的宏观审慎的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