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98篇
工业经济   82篇
计划管理   183篇
经济学   106篇
综合类   45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27篇
农业经济   83篇
经济概况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正红 《商业科技》2014,(20):155-156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对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许多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依据生命周期理论对其进行了风险和资金需求的分析,并提出了不同阶段的融资方式以及国家应该采取的扶持措施,希望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2.
喻建平 《发展》2011,(8):97-98
本文拟通过总结定西公路总段近年来职工教育的状况,就强化职工教育培训、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加以阐述,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83.
武汉市承接服务外包既面临着国外服务外包城市的竞争,也面临着国内其他基地城市的激烈竞争。通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因子分析方法将武汉与10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吸引服务外包的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武汉在吸引服务外包的商业环境以及人才储备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与其它基地城市存在很大差距,在吸引服务外包的综合竞争力方面在全国处于相对弱势。应重点发展本土优势领域的软件服务,改善投资环境,提升武汉市服务外包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4.
喻志刚 《魅力中国》2011,(5):223-223
实行任务引领式项目教学:在数控车、铣项目教学中,让学生都参与进来,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任务的过程。逐步完成教学布置的各项任务,目的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训练中提高技能;让学生在对自己的作品作自我评价中享受技能给他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85.
<正>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集中反映在这个国家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程度,保障公民参与权是民主国家的重要任务。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参与权利,具体表现为选举与被选举权、民主决策与民主管理以及监督权等。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诸如参与能力不强、参与深度不够、参与长效机制匮乏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以社会团体为载体  相似文献   
86.
最近,我们在对工业园区中小型企业审计调查中,发现银行业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虽有起色,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银行业自身发展速度和质量得到提升,呈现出总量扩张  相似文献   
87.
引进技术国产化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技术国产化不仅仅是生产的本国化,还应该包括产品和工艺设计的本国化以及研究与开发的本国化等内容。本文分析了用国产化率作为评价国产化水平指标的缺陷,提出了评价国产化水平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8.
89.
本文讨论了尖峰能量法GSE诊断冲击振动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使用尖峰能量法进行故障诊断的两个实例,探讨了应用GSE诊断滚动轴承故障的基本特征和方法以及如何结合幅值频谱提高CGS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0.
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是基于企业未来处于一种高度不确定性。如何适应变化,应对变化,或者说企业具备多大的应变能力,将决定企业未来生存命运。常规的应变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动态型的以变应变,一是静态型的以不变应万变。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的核心也是“应变”,但这种“应变”处于动态与静态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动静结合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它将变与不变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