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首先时中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构成和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总体回顾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辰历程,并对社会保障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详细分析了近几年东北城市社会保障的发展状况,最后对完善东北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人员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学历结构有待完善,经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基地问题有待解决。阻碍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是公益性定位不突出、管理体制不统一、事业经费不足、队伍结构性矛盾等;推动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的对策包括突出公益性定位、赋予人事自主权、调整管理体制、加强业务能力建设等。  相似文献   
23.
进入数字时代以来,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深入分析空间变革的动力因素及未来趋势,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改造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4.
与国内其他城市一样,东北地区城市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环境日趋恶化的难题。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加强城市绿化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加强城市生态修复,提高东北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东北地区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5.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财税政策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增长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分析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发挥财税政策的调节性职能在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整合乃至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26.
简要论述玉米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时正确使用章程及停用后的维护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7.
澳大利亚海洋天然气资源丰富,浮式液化天然气(FLNG)技术作为边际气田和近海气田开发的新技术,近年来在澳大利亚得到快速发展,除了壳牌正在建设的PreludeLNG项目以外,还有4个FLNG项目处于项目不同阶段。澳大利亚FLNG项目面临如下挑战:融资困难;LNG供销合同难以落实;面临环保要求和政府压力;FLNG装置的搬迁问题。澳大利亚技术工人短缺、生产率低下、成本激升,促使陆地LNG项目转向FLNG,多个国际大石油公司在澳大利亚投资FLNG项目,加之亚洲市场的巨大需求,澳大利亚FLNG项目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28.
姚震  张志会 《辽宁经济》2006,(12):31-31
东北国企不仅是大中型企业数量多,而且大多处于重型机械制造、机车、汽车等重工业领域,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分工协作紧密,产品技术含量高,对职工的技能要求也高于其他领域,具有典型的机器大工业特征。网此,实现振兴东北经济的战略举措,要依托大中型国有企业,另外必须解决国有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首先,逐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围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关键领域以及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力昔。其次,要从股权结构上改变目有企业“一股独大”的格局,建立国有企业科学的决策机制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第三,发展混合经济,加快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利用民营经济灵活、市场化的特点激活围有经济,以国有经济规模优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现两种经济成分互补。  相似文献   
29.
回顾地矿部门产业结构调整走过的十几的的路径,经验和教训并存。文章就地质矿产勘查业将如何发展,又如何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对地矿部门转产路径的选择以及地勘主业的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