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57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正值此《农村工作通讯》创刊60周年之际,我对《农村工作通讯》创刊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刚才观看了纪录片,回顾了《农村工作通讯》创刊、复刊的发展历程,听取了韩长赋部长的寄语和余欣荣副部长的讲话,深受教育和启发。刚才,省、市、县、村的代表同志谈的切身感受很深刻,很接地气。代表们讲的观点和体会,彰显了《农村工作通讯》在基层"三农"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各级"三农"干部对这份杂志的厚爱  相似文献   
52.
三化同步面临良好机遇和条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201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三化同步推进,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三化同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的  相似文献   
53.
尹成杰 《商周刊》2011,(15):40-41
从发展县域经济的角度看,一些地方,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域,首先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县域经济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无论县域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发展到哪个阶段,农业现代化都丝毫不能放松。抓好现代农业建设,核心力量在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54.
从世界农业发展情况看,粮食生产仍是农业的主体。从20世纪60-90年代中期,世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20世纪末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在波动中发展,粮食总量仍呈增加趋势。但是,随着耕地和淡水资源制约的加剧,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趋缓,加之粮食用途拓展,粮食供求由过去的基本平衡转为明显偏紧,  相似文献   
55.
后疫情时代粮食发展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疫情时代,世界粮食发展与安全格局发生新变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继续解决好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发展与安全取得重大成就,堪称伟大奇迹。中国特色的“三农”理念、农村改革、制度政策、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创新,为国家粮食发展与安全奇迹的创造提供了有力支撑。面对当前全球粮食生产及供给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对粮食地位、功能及内涵的认识,从维护国家安全、应对国际地缘政治新挑战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撑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加快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粮食发展与安全之路。  相似文献   
56.
新型城镇化与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化同步"发展是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我以为,"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的主要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四化同步"发展要从中国国情、农情、粮情出发,探索出一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一、城镇化进程对粮食安全的双重压力回顾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有一个共同特征,基本上都是以农业和农村为支撑的。从城镇化发展的规  相似文献   
57.
关于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思考及建议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供给 ,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研究和深化认识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规律和特点 ,防御粮食生产波动带来的影响 ,对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不断增长的需求 ,具有重要意义。从粮食增长率变化角度看 ,粮食生产波动是粮食生产的相对较高的增长率达到某一水平后 ,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下降到一个相对较低水平 ,甚至连续几年在这个水平上的徘徊。粮食生产波动 ,分一般性波动和超常性波动。一、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状况、特征  回顾粮食生产的历程 ,不难发现粮…  相似文献   
58.
新阶段“三农”工作理论和政策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系统学习和回顾了新阶段“三农”工作理论和政策创新:做出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为制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了“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地位;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推动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终结了2000多年来的种田纳税制度的历史: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做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这些重要理论和政策创新,是推进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59.
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农业多功能性是农业及其发展的客观属性。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和强化农业的重要战略地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不断提出的新需求。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深刻理解农业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坚持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现实国情出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不断巩固、强化和完善农业的经济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6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这些重要论述和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