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八条商规     
戴卫东  何婷 《新智慧》2007,(3):16-16
一个成功的浙江富豪,在别人问及他的成功经验时,他颇有感触地总结了他的“八条商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2.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边发展关系逐步拉近,以城镇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产业支撑的发展态势不断深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沈阳经济区为样本,基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国际上常用的IU、NU标准值法判断并分析其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沈阳经济区的城镇化水平已由之前的落后于工业化水平逐步转为超越工业化水平。以沈阳经济区为对象,探讨其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可以为沈阳经济区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3.
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只有理清目前从业农民、城镇居民、农民工及城乡老年居民的养老制度构建,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出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机遇、现状、目标、步骤及财政支持状况等十个关键问题。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才能步入正轨,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4.
为解决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传统养老服务的诸多难题,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15个城市试点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通过对试点城市政策的效果评估,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在覆盖面、筹资来源、护理服务、基金管理以及业务经办等方面呈现出一系列“碎片化”特征.这就意味着政策要进行顶层设计,在服务理念、受益对象、筹资机制、服务传递等方面开展重点整合,进而,从完善失能评估标准、城乡居民全覆盖、多渠道筹资、待遇支付水平、居家照护服务、重点关注康复服务以及孕育PPP市场服务等方面实行方向性和功能性整合,为下一步扩大覆盖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5.
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是我国建筑设计行业里一支重要的力量,为我国建筑设计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未来竞争激烈的新市场环境下,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问题是个值得长期探讨的课题。对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分析四种基本竞争战略的可行性,找到适合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以适应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发展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36.
工作分享机制对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减少人才流失有着重要的作用。阐明煤炭企业实施工作分享机制的意义,初步提出一套评价煤炭企业工作分享机制适用性的层次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煤炭企业工作分享机制适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7.
浙江于1987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系数日益趋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受到了严峻挑战。全省11个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同时,全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并不足以支付当期养老机构的服务费用。为此,根据老化系数、养老服务基础、失能老年人口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综合因素分析,建议浙江省在杭州市率先试点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趋势浙江省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1987年  相似文献   
38.
德国社会保险纠纷的司法审理体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3年9月德国颁布了《社会法院法》,建立了德国第五大司法管理体制社会法院,旨在解决社会保险领域的纠纷,这是世界司法体制的创新。从此,德国社会保险领域的纠纷由原来的行政机构干预过渡到由地区社会法院、州社会法院和联邦社会法院的三级司法审理体制。50多年的实践证明了德国社会法院在解决社会保险纠纷上取得了很大成功。其成功的多方面经验,对健全完善中国目前社会保险领域的行政纠纷和劳动纠纷的二分法解决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9.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从总体上看,一方面,这种转移给农民工的父母的养老保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诸如繁重的农业劳动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经济上拮据,生病得不到及时周到的照料,文化生活方面供给薄弱,等等。另一方面,受农民工的自身文化程度、农民工对就业地区的文明的认同程度以及他们的经济能力的增强与对参加养老保险的愿望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未来(近10年左右)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所起的积极作用不容低估。本文通过对这双重效应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今天,农村社会保险越来越受到政府、理论界和广大学术界的关注。郑功成(2002)认为,农村养老保险的停滞潜伏着巨大风险,主张分类分层解决农村养老保险问题。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宜“进”不宜“退”,宜早不宜迟。“进”应该是正视现实,在具备一定的条件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而不是不顾客观情况一哄而上(王芳、王天意,2005)。鉴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计划生育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削弱,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故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过程中,在重视社会救助的同时,要把社会养老保险作为重心来抓(刘书鹤,2001)。[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