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31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51.
消费是社会诉重要组成部分,对消费的研究历来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2000年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资料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吉林省城镇居民各项基本消费需求支出和消费需求对收入的弹性,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为提高吉林省消费需求增长,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加入WTO以后,我国大城市郊区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在对现阶段我国大城市郊区农业资源利用取得的成功经验和面临困境两方面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城市郊区农业应当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突出郊区农业对大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发展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以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最后提出了实现土地合理流转、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进行农产品市场培育是大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3.
一、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模型 从 1992——2000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1992——2000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4.3%。在各项结构性支出中,食品、衣着和设备用品及服  相似文献   
54.
我国粮食生产投入要素效益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双对数模型,就我国不同时期的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弹性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弹性变化的内在原因及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实证检验。同时针对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5.
我国产业结构效益分析——基于劳动力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结构效益是指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不变而只改变投入要素的产业组合关系所引起的产出增加。本文基于劳动力视角 ,通过对总产出 (GDP)增量的分解 ,分离出劳动力素质提高效益、劳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效益和劳动力投入增加效益 ,并对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劳动力视角的产业结构效益进行分析 ,找出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6.
基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运用结构分解技术(SDA)对2007~2012年间吉林省经济增长动力来源进行不同产业层面的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经济整体呈效率下降和出口额萎缩状态,技术进步仍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最终需求受到有效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制约,不能为吉林省经济增长提供足够强劲的动力。第二产业技术进步主导经济增长,但该产业增加值率降低和出口额严重萎缩问题并存,只有少数细分行业保持出口额增加及效率缓慢提升;制造业是吉林省的核心产业,但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需要持续进行技术革新。服务业最终需求对增长的推动不强,批发零售业与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是重要产业,其他少数细分行业技术滞后及消费下降给增长带来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57.
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有规模产业、政策环境、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等四大因素,其中规模产出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技术创新还没有成为竞争力的主要支撑。省际竞争力强少弱多,且分布不均衡。要加强区域合作,扬长避短,注重创新,增强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8.
运用信息熵理论对重庆市1997-2006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进行计算与分析.描述区域土地利用信息熵在时间尺度上的动态演变规律,并对影响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驱动力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随时间呈不断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结构趋向均衡、均质性逐渐增强.影响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演变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为粮食播种面积、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总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总人口和人均蔬菜产量.  相似文献   
59.
60.
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从内部协同适配的视角,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分析比较中国30个省际区域的绿色创新效率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省际绿色创新效率与系统协调度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中国三大区域绿色创新水平呈现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趋势,东部地区在两类排名上均具有比较优势,但落后省份也有望在薄弱环节加速赶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