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1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试论开发区第二次创业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开发区二次创业问题成了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热点。那么,为什么提出二次创业?二次创业阶段主要应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二次创业的方法、途径是什么?认清这些基本问题,对于开发区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就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基本内涵、目标取向、现实途径等几个方面,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基本内涵:功能开发的先试与先行 把功能开发作为二次创业的重点,或者作为二次创业的基本内核,  相似文献   
22.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时,就进入了工业化发展后期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刚刚过去的2000年,苏州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500亿元,按照现行汇率计算,人均水平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达到3200美元,这标志着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与此同时,苏州市城市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长期以来对城市化的重大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加上经济体制和行政区划人为分割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的观念障碍和政策障碍,苏州市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突出表现在,城市化水平还不够高、城市功能还不够优、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还不够强,特别是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和干部素质等方面与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还不很适应.很显然,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苏州市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而且直接影响到该市在21世纪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
未来的竞争是全球化的竞争,是全球化的科技实力的竞争。在沿海开放地区尤其是周边城市竞相加快发展、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面前,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提升苏州的国际竞争力已是十分紧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是提升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是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是一个地区推进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24.
25.
作者总结了苏州古城自 1995年开始的街坊工程 ,认为推进街坊工程必须正确处理五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27.
28.
<正> 苏州市区的轻工工业曾经有过一段引人瞩目的辉煌时期:80年代增长速度一直名列市区各工业局之首,鼎盛时期的1989年,产值和税利分别达21.51亿元和2.04亿元,分别占市区工业经济的25.14%。和19.81%;在苏州人引以自豪的工业产品“四大名旦”中,轻工系统拥有“长城”电扇、“香雪海”电冰箱、“春花”吸尘器三项,可谓占尽春色。然而,80年代末90年代初,轻工工业在市场竞争中落伍了。特别是近两年来,亏损企业逐年增多,连续出现负增长,“市区亏损企业一半在轻工,轻工系统一半企业是亏损”,就是对苏州轻工系统的真实写照。1992年,竟到达了全行业亏损的境地。面对这一严峻而痛苦的现实,轻工系统的干部、职工一直在思索、在苦斗,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扭亏为盈,进而重创辉煌。经过1993年的艰巨实践,轻工系统的扭亏工作已经出现了希望的曙光。认真剖析一下“轻工现象”,对于其他行业的扭亏增盈不无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29.
<正>各级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乡包经济小区的全面崛起和蓬勃发展,是90年代苏州经济社会生活中最激动人心的重大事件之一。开发区与经济小区的崛起,不仅为争取苏州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而且为区域性环境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成功的实践。 从希望走向现实 如何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区域环境的优化,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一直是苏州城乡各级党政组织孜孜以求的目标,并为之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伴随着苏州城乡各级各类开发区和经济小区的全面崛起,环境与经济两全其美夙愿开始成为现实。 ——开发区与经济小区的崛起,如速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区域环境实现了整体代化,而区域环境的优化又为开发区与经济小区的发展增强了凝聚力和吸引力。各地在开发室设中,都十分注重投资环境的改善,在商标准、高起点进行交通、通讯、水电等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努力加强水环境、大气环境、视觉环境保护等各项配套  相似文献   
30.
推进我市科技成果的转化,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应该是,把科技成果的转化作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途径,努力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市场规律和科技发展的自身规律要求,加快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规模和层次,从根本上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了加快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我们在实践中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四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