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25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发展壮大与独立商品生产者地位的确立,表明刘瑞明、石磊教授提出的国有企业存在双重效率损失的两个重要假设——国有企业效率相对低下和政府对国有企业存在软预算约束,是不符合实际的。本文利用中国2000—2008年29个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证明了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不是增长拖累。据此提出,就研究方法而言,不能简单套用过去的研究结论作为今天的研究起点;就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而言,不要片面强调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不能把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复杂网络理论,提出区域创新网络集聚程度的测度方法,并进一步探析中国区域创新网络集聚效应。研究主要结论有:各区域创新网络集聚系数存在较大差距;创新网络集聚对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网络集聚在科技环境对创新能力的作用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逾二十年,国企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是举世公认的,但政府控制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理人员的人事权(既体现了党管干部的原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1996、1997和1998年连续3年的调查报告表明了这一点.按理说,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应该具有对国企经理人员的任免权,但问题在于这种权力的行使没有纳入到企业组织内部,不是通过法人治理结构这种内部治理机制来实现的,因而不可避免存在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14.
江苏、浙江、上海三地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但三地都过于重视政府作用,市场作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三地所规划的新兴产业具有趋同化的现象,且都是独立地发展新兴产业,缺乏地区间的联合。三地在谋求新兴产业发展时应遵循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以市场为依托,加强地区间的联合,谋求地区间新兴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人才是创新之源,是新兴产业发展之本.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是促进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保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实施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工程,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建设高端人才创业创新平台,改革对创新型人才的评价与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7.
降低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扩展企业代理成本涵义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影响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因素,以此提出降低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有重点企业都是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企业,正因为如此,政府一直很重视国有重点企业的改革。目前,国有重点企业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在提供生产和生活设施等公共产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维护经济和社会公平、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增加就业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国有重点企业管理体制仍存在着诸多缺陷,对国有重点企业的管理体制的改革仍须继续深化。  相似文献   
19.
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性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人们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2004年的"郎顾之争",则引发了全社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讨论。尽管"郎顾之争"现已告一段落,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子不会停,也不能停。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路怎么走,十分需要对过去的改革历程进行总结,以便确定继续前行的方向。本文正是在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进行判断、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发挥国有经济整体优势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退出一般竞争性行业,加强重点行业建设 退出的一般竞争性行业主要包括:目前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的服装、纺织业;主要满足一般消费需求的食品、饮料业、日用品行业;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推进集中化和提高竞争力的产业,如部分家电制造业以及对资金和技术要求不太高的其他制造业.目前,国有经济如继续存在于这些行业,将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因此,为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优胜劣汰,国有企业中效益差的应当从这些行业中撤离出来. 希腊、法国旅游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