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计划管理   2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再一次选择     
“下海”一词源自何处?说法不一。有人考证,“下海”来自民间故事。传说清朝有个蔡状元,想为家乡架一座桥,可因事前未征得海龙王谅解,桥桩就是打不下去。于是,他贴出布告,寻求能下得海的人与龙王面洽架桥事宜。布告贴出三个月无人应征。县太爷大光其火,限令两衙役必须在三日内找到下海的人。至第三天,正当两衙役在饭馆以酒水伴着泪水哀叹时,忽闻有人唤邻桌一醉汉:“夏德海,这几天怎么不见你的鬼影?”两衙役将夏德海听成“下得海”,非常高兴,随即将醉汉架到衙门。于是,不几日,在一阵锣鼓鞭炮声中,夏德海糊里糊涂地被推进海里。夏德海作为“外交特使”被投下海,成为人间一块笑料。今天国人争“下海”,却绝非像夏德海那般糊涂。  相似文献   
12.
邢台市中桥商场邢台新亚商城邢台商业大厦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市桐泰祥商场沙河市恒阳电子总公司河北枣花佳酿酒饮料总公司河北恒利集团制药公司邢台市航达水泥厂邢台县面粉厂邢台市同聚德饭店沙河市民政安全设备厂邢台市亚泰贸易公司家具城沙河市医院沙河市电力实业总公司中国工商银行邢台市营业部邢台百杉家具企业有限公司沙河市联合运输总公司河北邢台植物油厂沙河市洪恩玻璃厂河北新华橡胶密封件有限公司邢台矿业集团植物油厂邢台矿业集团葛泉煤矿邢台新亚购物中心邢台市建筑陶瓷厂漳平金桥贸易有限公司漳州台湾饭店连城县医院凤城永定县宾馆凤城永定县酒厂永富水泥集团公司海新集团有限公司晋江永明涂层织物有限公司泉州温陵医药商场泉州国龙灯饰城永定县湖雷镇闽西招宝珍禽开发公司漳州吉马酒业集团公司漳平市闽西化学实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引进外资就不可避免地同时引进了国外商标、商号,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但是,简单的模仿创不出中国的名商标、名商号,学习之后还要创造,要有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特色。这是杭州金龙商厦为我们提供的经验,也是中国名牌走向世界的要诀。  相似文献   
14.
~~小心,下面是劣药@潘岗~~  相似文献   
15.
16.
“铸造又坚又韧的宝剑”向您介绍了中银集团经营管理及如何发挥巨大作用的一些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这又坚又韧的“宝剑”是如何铸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减少农业人口数量——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实际上,我国农业受人多地少之困,开展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难度很大。扩大农业产量,市场容量有限,价格下降使农民收入不能提高。遇到天灾,价格上升,产量却下降,收入也不能提高。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是迅速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然而在我国农村,受制于目前的耕地资源,单靠农业结构调整迅速提高农民收入不现实。国家统计局专家认为,从目前的土地资源看,我国用于种植业调整的空间不大,粮食播种面积调整幅度只能在3%左右,其他作物播种面积只能在30%左右的  相似文献   
18.
1997年起,供不应求的矛盾似乎在一个夜晚就不辞而别,接踵而来的是陌生的买方市场、降价狂潮。为了启动消费,从1997年下半年到1999年底的两年半的时间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七次降息,发放了2000亿国债,但现实经济运行态势至今没有像历次启动经济的措施那样有效:物价一个劲儿地走低,消费启而不动,失业下岗、企业破产,所有增长景气指标都不理想。"扩大国内需求"仍将是新世纪开始的首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山东人王海在京购假索赔,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形成了所谓的“王海现象”。人们对“王海现象”议论纷纷,评说不一。大多数人为王海的行为鼓掌喝彩,但也有一些人对王海的行为表示了非议。究竟应如何看待“王海现象”,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评说与争论中似乎有必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虽然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但毫无疑问,由此而产生的意义和影响是要远远大于“王海现象”本身的。 为引发广大读者对这一热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本刊这一期特意刊载了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对“王海现象”看法的资料(见本期“文摘精萃”),以及《人民日报》社经济部潘岗先生关于“王海现象”的评述文章,欢迎大家在本刊就“王海现象”展开热烈的更深层次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粮食经营和销售价格放开了,繁荣了市场,也方便了居民。然而,国有粮店却遇到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粮食经营量剧减,经济效益滑坡,三万家国有粮店、数十万粮店职工面临着很多困难。近年来市场粮价上涨过多,有人抢购粮食的现实,给我们提出一系列问题:粮食放开经营后,国家还要不要进行宏观调控以稳定市场和物价?粮食关系国计民生,如果粮店萎缩过多,国家何以灵活地调控市场?粮店还是不是。主渠道"?它该怎样克服困难承担宏观调控的政策性业务与市场经营业务,在改革中搞活自身?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我们发表这篇文章,以期引起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