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63篇
工业经济   64篇
计划管理   113篇
经济学   87篇
综合类   43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74篇
农业经济   44篇
经济概况   6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761.
随着公司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公司的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对自动化设备的数据采集需求也越来越大。通过对自动化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可以精确计算出设备的利用率、稼动率、综合效率,提高设备的使用价值,指导企业技改活动。主要探讨如何构建一套基于Web应用的设备数据采集平台。  相似文献   
762.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先后通过了三个历史决议,高度浓缩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三个历史决议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线,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历程中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进理论创新发展、开创事业发展新局。这六方面具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为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763.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已取得长足发展,双边贸易投资规模屡创新高、经济合作模式推陈出新、互联互通建设成效显著,但双边合作仍面临贸易依存度高且存在非对称性、投资依赖度不高且分布不均衡、互联互通建设波折不断、人文交流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RCEP生效将促进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等经济关系的一体化,进一步释放地区经济增长潜力,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但当前亚太地区大国之间的博弈更趋激烈,拜登政府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必然对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产生冲击。亚太新格局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既面临RCEP生效带来的机遇,也面临大国博弈加剧、CPTPP与IPEF双重压力,以及东盟对过度依赖中国经济的担忧等挑战。要根植现有合作机制,深挖合作潜力,做好RCEP实施工作,推动关税降低与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的落实,“软”“硬”兼施,加强双边互联互通建设,注重包容发展,增进政治互信,夯实民意基础,推动社会文化交流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64.
合理的产业政策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推动经济内循环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着力点。汽车产业已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制定符合经济规律和社会状况的产业政策,对于全国汽车产业发展和长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1980—2021年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出台的所有汽车产业政策,发现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分阶段变迁、渐成体系,并且地方政府的汽车产业政策与中央政府的汽车产业政策具有明显的联动性,地方汽车产业政策随着中央汽车产业政策的走向而迅速调整并落实了中央政府的大部分规定。然而,地方政府对于扶持本地汽车产业有明显的偏好。在构建统一大市场的新发展格局下,各级政府应着力构建地区间协调发展的汽车市场,积极出台促进全国汽车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5.
行伟波  张康  石光  岳阳 《财贸经济》2023,(6):104-125
减少区域间市场分割和构建全国统一市场是实现经济内部大循环的重要途径。汽车作为中国各地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能高效地实现市场整合,对于拉动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国产乘用车数据,基于Obstfeld和Rogoff(2000)模型,分析中国的乘用车销售是否在企业总部所在地呈现明显的本地偏好。控制了一系列变量之后的结果表明,乘用车企业的本地市场占有率显著高于非本地,并具有明显的企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发现地区间乘用车销售存在明显的贸易壁垒,但相对较小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乘用车市场一体化的进展卓有成效。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据期内各省份发布的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的影响,发现各地产业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本地偏好的增强。  相似文献   
766.
基于2009—2019年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在测算294个地级市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代理变量,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传导机制而言,数字经济通过激发地区市场潜能和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方式促进了乡村振兴。异质性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受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的正向外溢效应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