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87篇
工业经济   51篇
计划管理   164篇
经济学   59篇
综合类   42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92篇
农业经济   39篇
经济概况   10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中,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现行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模式,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作为改革中重中之重的公司治理的改造,也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了振兴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2.
祁平年 《发展》2012,(3):52-52
凉州区长城乡地处武威城东30公里处,辖11个村108个村民小组,3875户,16592人。在新农村建设中,全乡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推广适宜模式、打造标准户型、发展特色民居、建设文明家园”总体要求,结合农村危旧房项目改造,强势推进“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建设工程,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推广不同建设模式、打造特色民居的农村住宅建设新路子。先后建成了西湖村、高沟村五组、大湾村三组3个不同风格的新农村小康住宅示范点。  相似文献   
43.
信息产业在我国西部的发展有着信息革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两大机遇,以及相对于国际和国内的后发优势。如何将这两个大机遇和一大优势有机结合?作者从政策、资金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4.
45.
46.
夏河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居住地,近年贫穷落后的面貌逐渐得到改变,成为甘南地区的窗口和中国藏区的生动缩影。  相似文献   
47.
48.
随着近期国家支持中部六省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中部六省加快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步伐,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早在国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之前,中部六省就不等不靠,结合各自实际,开始探索崛起之路。河南省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有独特优势。本刊特编发了记者采写的一组有关河南省三个地区如何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造特色经济的文章,以表示我们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关注。  相似文献   
49.
一、宏观经济调节对开发区发展的意义首先,国家从宏观上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抑制通货膨胀有利于开发区的发展。因为基建规模过大,使国家不能集中力量支持开发区发展;通货膨胀的结果无论是在生产资料还是在生活资料方面都给开发区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宏观调控措施不配套,助长了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及微观经济的“无所适从”,妨碍了开发区办事效率的提高和“无形成本”的增加等等。因此,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正常化,能给开发区创造出一个有利的外部经济环境,促进开发区的正常发展。其次,目前我国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及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带——内地的梯级式、多层次开放格局。经济技术开发区能否在对外开放中起到先进技术“传递源”和所在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开发区对宏观调控政策更加敏感,要求宏观调节适应外向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