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390篇
工业经济   151篇
计划管理   802篇
经济学   430篇
综合类   229篇
运输经济   46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529篇
农业经济   259篇
经济概况   363篇
信息产业经济   9篇
邮电经济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61.
扶贫开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次再创业的过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工程,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维护和巩固边疆民族地区的进步与团结的大局出发,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开发规律的认识,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因此,我觉得,应在工作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以"三个代表"统揽扶贫开发工作的全局  相似文献   
62.
腐败是当前较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 ,其败坏了社会风气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腐败现象的研究和治理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社会心理角度透视腐败现象 ,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及泛滥的原因 ,以其对这一现象的治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3.
对于企业而言,做好项目的成本预算与控制既可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部署,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的发展风险,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企业需要充分了解项目成本预算的相关概念和控制方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以有效强化项目的成本预算,确保项目成本预算与控制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  相似文献   
64.
基于2006~2016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SDM基础上构建空间调节模型并对空间效应进行分解,研究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的空间效应和政府支持的空间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促进本地的科技创新,还能促进周边地区的科技创新,且这种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强,其次为中部,最后为东部;当地政府支持能正向调节本地金融集聚对本地科技创新的影响,但对周边地区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本地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间接实现的,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为正向调节,西部为负向调节,中部则无显著的调节作用;金融集聚的科技创新效应和政府支持的空间调节效应具有地区差异性,金融集聚对本地科技创新的影响呈现“南北差异”特征,其中影响最大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关中天水地区、山东半岛和中原城市群。另外,考虑周边地区政府支持模型产生的直接调节效应强于仅考虑本地政府支持的模型,表明城市间的联动政策产生了“1+1>2”的效果,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周边邻近地区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65.
近几年来,无锡县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努力改革、探索,多形式地发展了土地规模经营。一种是村办农场。先做好“两田分开”、责任田成片,口粮田成块的工作,然后在责任田上发展集体统  相似文献   
66.
家庭非农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弓秀云  秦富 《技术经济》2007,26(6):94-99
非农劳动供给在家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四川和安徽12年12乡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影响家庭非农劳动供给的因素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轻、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高、家庭初始经济能力有利于家庭非农劳动供给决策和非农劳动时间的增加;家庭中男女劳动力的比例对非农劳动供给时间具有不同的影响,土地资源匮乏是家庭从事非农劳动供给的重要原因。文章认为,政府应当在教育培训、信贷支持、通讯设施建设方面加以完善,以增加农户家庭的非农劳动供给。  相似文献   
67.
传统文献在运用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BSH)研究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的实际汇率时,大多只讨论了该经济体本身的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而忽略了两国可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增长率的差异,以致研究的结果并不一定符合BSH。本文通过拓展BSH认为:一国实际汇率的变化不仅取决于两国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还取决于两国可贸易品部门的工资增长率差异和资本的产出弹性,而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正好反映两国间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相对的变化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相似文献   
68.
69.
70.
地区间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地区间教育不平等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降低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程度是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