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4篇
经济学   14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将中国GDP第二等同于经济实力第二的误读最多,也最具有迷惑性,有必要加以澄清,GDP第二绝不等于经济实力第二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公布的全球主要国家年度GDP数据,以及中日两国统计局公布的年度GDP数据,  相似文献   
42.
四、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十五"期间,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大大高于过去九个五年计划时期。这种变化除了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出口依存度已近20%这一内部因素外,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二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渗透作用;三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而具体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有利因素为:(1)"十五"期间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量的扩大均略好于"九五"  相似文献   
43.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年均9.9%的高速增长之后,近两年开始逐步放缓。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国内外给出了不同的解读和政策建议。本文试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剖析一下经济增速适度回落带给我们的机遇,以及如何利用这一机遇力促我国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44.
新世纪的头五年,恰逢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当今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想不受世界经济的影响已经不可能了。对我国来说也是一样,而且,由于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由于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在新的五年里,受世界经济和国际环境影  相似文献   
45.
作为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正在将其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寄托在新型城镇化之上。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城镇化既是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又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城镇化推动的经济增长具有包容性:使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能为全体公民(无论城乡)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能让全体公民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如何实现这种能够促进包  相似文献   
46.
我国的工业产品积压问题是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为加强对工业产品积压问题的研究,1991年11月20日《中国工业经济研究》编辑部与本所理论研究室共同举办了工业品积压问题研讨会,邀请国务院生产办、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中国工商银行、机电部、冶金部、纺织部、物资部、商业部等单位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本期仅选登部分发言,以期引起广大读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7.
<正> 长期以来,人口的增长,可耕地面积的相对狭小,使粮食一直被人们看作是我国最短缺的“战略物资”。即使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超常增长,粮食生产连创历史新纪录,人们也一直认为我国粮食供求仍处在紧张的状态之中,当前出现的“卖粮难”也被看作是仓容不足和结构性不平衡。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尽全面的。虽然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粮食供需形势仍未  相似文献   
48.
20世纪中叶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软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IT)日新月异,电脑等信息技术设备迅速普及,互联网迅速扩展到全球各个角落,满足不同功能的各种信息技术软件也被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跨入了信息技术时代(即IT  相似文献   
49.
50.
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2003年快速增长的势头,总体形势较好。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一些行业过度投资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于目前我们已经意识到了经济运行中的问题,采取了严密监控和相应的调控措施;由于中央正确的宏观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