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48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28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两种显著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包括信息经济学中信号传递、委托代理激励和声誉模型三个理论。我们认为完善信息披露、设计最优的委托代理合同(特别要优化股权结构)和建立声誉机制是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2.
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是制度演化分析的两种范式,本文对分别对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在制度演化方面的现有研究做出概要性的述评的基础上,对两者做了详细的比较,在制度研究方面,尽管两种范式从前提假设,研究方法,分析框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为了全面深入地理解制度演化,本文提出发展一个包括两者在内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43.
中外银行制度体系演进路径比较分析及其借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制度是中国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但受某些历史原因和中国银行制度体系演进路径的影响 ,中国银行制度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结合中美德三国银行制度体系演进路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探寻中国银行制度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一些初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从2001年6月份以来上市的85只样本股票的数据出发,在新股上市首日的实际市场定价行为与权威舆论——中国证券报的定价预测行为之间建立统计关系,得出了诸如“新股上市首日定价与预测价格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等一系列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运用行为金融学的有关理论对这些结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
本文先从四个方面论证了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会产生影响,得出货币政策必须将资产价格(股票价格)纳入视线之内;接着从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将股票价格纳入货币政策框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6.
发展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是繁荣经济、继往开来的基础所在,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良好的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够提高生产力、创造就业,并能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是否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可分为三类: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经营性项目具有经营利润,可以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准经营性项目有收费机制和现金流入,但无经营利润;而非经营性项目,则没有收费机制和现金流入。非经营性项目和部分准经营性项目由于其公益性和非盈利性,并且常常投资巨大,  相似文献   
47.
西方实验经济学者由于身处成熟的市场经济中,着重于对基本经济原理及其假设前提的检验。而在不断发生制度变迁的中国,每项重大改革方案的出台和经济政策的实施,几乎都需要“实验”。不过长期以来,我国习惯的是“试点——推广”的思路模式。其实,这一思路与实验经济学的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实验经济学在中国大有用武之地。金融经济学实验可以在微观层次和宏观历次二个领域同时进行,可以肯定地说:实验经济学必将为中国的金融改革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8.
本文分析了短期行为的两种类型:搜集短期信息行为和短期交易行为。前者主要由最终资产不确定性以及委托-代理关系中信号传递引起,并导致了搜集短期信息的羊群行为;后者主要由短期价格变动以及最终资产价值不确定性引起:短期价格变化幅度越大,最终资产价值风险越大,短期交易行为越显著。最终对这两种短期行为提出了具有建议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9.
50.
本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银行利差水平与收入分配的线性和指数关系。研究发现,银行存贷利差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显著,且比经济因素影响直接和明显。在通货膨胀作用下,利差会加剧居民收入差距。存贷利差对居民收入分配存在逆向的补贴效应,扭曲的利差水平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低收入者的福利。为缓解金融抑制,应拓宽居民投资渠道,使居民投资方式实现多元化,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放松银行业准入限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构建新的竞争格局;逐步加大市场化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使资金价格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