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34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14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97年,我在厦门推销美国帕克特电脑公司的计算机,推销高达五位数的产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当时人们都不知道帕克特电脑公司.  相似文献   
12.
课题采用抽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法,对辽宁省昌图县的9个乡镇新生代农民工的自然情况、参加培训、就业地点选择、行业选择、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就业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现状、就业需求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新生代农民工更希望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培训内容需求多样化、培训形式高端化、培训时间适中、培训地点企业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双核。中国城镇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可以作为新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选择。理论层面,经济增长通过收入效应 、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则通过投资拉动机制、消费刺激机制、产业优化机制、创新激励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实证层面,选取1978~2012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 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发现, 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长期的均衡关系;选取200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测算全国和东、中、西部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泰尔指数,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化的省际差异总体呈现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总结交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经验,进一步增强全国对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各项建设任务,特别是基本口粮田建设,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2010年6月18日~19日,“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暨现场会”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召开。  相似文献   
15.
有句俗话叫“萝卜快了不洗泥”,那是因为“萝卜”正处在卖方市场;而今的买方市场下,“萝卜”洗了泥去了皮降了价依然少有销售热点。在这种形势下,“萝卜”应该如何卖?特举几个成功的范例供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性和家庭教育决策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决策研究对于家庭收入合理分配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并有助于教育政策调整、教育制度的健全.文章引入了教育程度值的概念,量化评价受教育程度,并对家庭教育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提炼,进而通过回归分析法模拟受教育程度与地区、就业水平、教育投资成本及收益等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家庭教育决策评价体系,提出了关于家庭如何制定家庭教育决策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1997年开始进行的高校财会制度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最深刻、最广泛的一次全面改革,对于高校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经济需要,加强会计核算、完善会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高校快速、健康发展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各高校  相似文献   
18.
值此印度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北京国际贸易博览会之际,我想回顾一下中印两国在文化、哲学、贸易及其他各方面的古老关系。这两个伟大的邻邦都以自己伟大的文明影响过对方,两国的睦邻关系经历了若干世纪的交往而更加丰富多采。在近代,两国都曾英勇地反对帝国主义列强,都有过开发和重建家园的经历。这一努力在农业、工业、科学、航天以及其他现代技术方面均取得了成功。鉴于现代化这一双方的共同目标,努力发展我们  相似文献   
19.
一串葡萄是美丽,静止与纯洁的,但它只是水果而已;一旦压榨后,它就变成了一种动物,因为它变成酒以后,就有了动物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产品标准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使用什么技术和标准化控制质量?质量保证是如何演变的?为质量部门提供什么标准?通过标准化已经取得了什么成就?采取什么行动才能最好地保证消费者需要的高水平的质量标准?这些都是当今全世界质量专家提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