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地方保护主义的财政动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涉外税收优惠和国民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肖广 《河北审计》2001,(10):26-28
80年代初期 ,我国确立了对外开放 ,对内搞活的改革方针 ,为了吸引外资 ,制定了一系列涉外税收优惠政策 ,包括 :降低税率 ,税收减免 ,再投资退税 ,对特许权使用费的优惠等。这些优惠政策在当时对吸引外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 ,1981—199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900亿美元。但是 ,应该看到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随着加入WTO日期的日益临近 ,以涉外税收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也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 ,应按照国民待遇原则进行修改。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不利于公平竞争。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黄肖广 《财经研究》2002,28(9):31-38
本文比较了我国不同经济体制,财政体制及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理论财政课征率与实际财政课征率,指出通过新旧体制的交替,我国实际财政课征率已经低于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的理论课征水平,但是课征结构的不公平性掩盖了上述现象,甚至还造成相反的假象,所以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统一财政政策,财政制度,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措施来落实公平课征原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国不同财政体制时期的区域财源分布状况,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课征率的对应关系。指出我国的区域财源分布不均,且不受制度变革的影响;区域财政课征水平差异由大到小,逐步趋于均衡,受财政制度变革的影响较为明显,结果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课征之间由相对对称变为不对称。说明财政制度变革加剧了我国区域财政课征的不公平性。  相似文献   
15.
论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及其社会效应分析黄肖广一、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其中以1980年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分灶吃饭的体制和1988—1993年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最具代表性。每一次改革,都适...  相似文献   
16.
17.
加入WTO对我国财政收入总量、收入结构、支出结构、财政税收制度、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有一定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加入WTO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财政制度,规范涉外优惠,转换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财政资金的地区分配格局及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肖广 《财经研究》2001,27(3):12-19
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资金在不同经济体制、财政体制下的分配格局,分析是通过研究各地区财政资金净流入流出量的状况对各地区预算内、,财政收入弹性等因素的影响来进行的,并对这些影响作了进一步的原因分析和提出了政策建议。指出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很大“抽肥补瘦”式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只能在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中得到实施,地方财政分权只能局限于地方公共产品供应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