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42篇
工业经济   98篇
计划管理   255篇
经济学   264篇
综合类   107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180篇
农业经济   65篇
经济概况   227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会计法规改革,始终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一中心任务而展开。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产权保护机制不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得以不断拓展:最主要的特征是由产权保护对象的模糊性,演化为对国有经济产权主体权益的集中保护,并最终实现了对各类产权主体跨所有制形式和地域性质的泛化性权益保护。在此过程中,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主体以及在企业中处于不同控制地位的产权主体,其权益在30年的会计法规体系改革中均陆续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  相似文献   
992.
美国信用评级业监管体制变迁——“次贷危机”下的反思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信用评级机构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以“声誉资本”为基础,主要受市场自律机制约束。此后,美国监管部门对信用评级结果的过分倚重使评级机构获得了强大的市场话语权,并造成了其“权重责轻”的怪象。“次贷危机”的爆发令信用评级机构面临前所末有的考验,同时也暴露了美国信用评级业监管体制之弊端。  相似文献   
993.
社会保险费正处于连续5年的降费过程之中,此次新冠肺炎不期而至,为鼓励企业复工复产,社会保险费再次"叠加"实施阶段性减免。从本质上讲,社会保险降费的过程就是降低"税收楔子"的过程。经过与OECD成员国进行比较,发现我国"税收楔子"恰好处于平均水平,但低于欧洲福利国家水平,明显高于日本和英国等国家水平。为此,本文提出三个政策建议:既然社会保险降费已呈常态化,应适时予以制度化;制度化之后,"轻税型"社会保险制度应着重制度基础建设;未来我国企业仍将面临降低"税收楔子"的压力,欧洲福利国家模式将不是我国未来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994.
过度反应:中国经济“缩长”之解释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缩长"曾使国内外学者感到困惑。本文中我们将采用一个离散型动态模型来研究这一商业周期现象。我们发现当经济具有高增长的稳定状态时,一个过度的投资冲击将使"缩长"成为可能。这种解释符合中国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在最近一段时间所体现出的序列波动。而稳定状态下的高增长则可以被中国目前的体制环境所解释。  相似文献   
995.
尽管绿色技术一直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这些技术在企业间的扩散率却很低。企业在非绿色与绿色技术创新关系上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基于1992—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专利数据研究发现,相较于非绿色技术,绿色技术的前向引用次数更多,且产生了更大的知识溢出效应,对整个社会后续创新具有更大的正向影响力。此外,由于高能耗行业存在转化成本高、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随着能耗水平提升,绿色技术对后续创新的正向影响力逐渐减弱。相较于非国有控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绿色技术对后续创新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该结论对政府设计绿色与非绿色创新“双赢策略”,促进企业从“厚此薄彼”转向绿色与非绿色技术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森林碳汇项目时间的深入,项目实施区域农户在森林碳汇项目实施、持续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农户对实施森林碳汇项目开发的价值评判决定其行为态度,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减贫双赢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借鉴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了农户森林碳汇扶贫效应感知价值理论模型,基于典型民族地区抽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对森林碳汇项目开发扶贫效应感知价值与其支持项目后期运营意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大规模造林再造林项目开发取得较为明显的扶贫效应,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2)农户对森林碳汇扶贫开发利大于弊的赞成率为72.56%,农户愿意支持森林碳汇项目后期运营的赞成率为69.82%,利大于弊的感知价值对农户支持项目后期运营的意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3)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直接影响森林碳汇扶贫效应感知价值。其中,感知利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感知经济利益 > 感知社会利益 > 感知生态利益,农户对触及自身切身利益的森林碳汇扶贫开发经济利益感知最高,尤其是对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对外来投资引入的最为敏感。感知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感知情境风险 > 感知心理风险 > 感知经济风险,鉴于长期、大面积的林业生态建设衍生负面影响日趋扩大和农户对近期、客观风险感知的敏感性使得农户对情景风险的感知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997.
998.
以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分析为基础,研究贫困生的资助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对该校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将贫困生认定因素归为自然因素、家庭因素两类,运用模糊集合变换原理,构建递阶层次结构,建立量化的贫困生认定体系,客观评定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确保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999.
以贾章柯的获奖影片《三峡好人》为测试样本,对86名中美大学生进行的价值观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中美大学生在人生观、对权力距离的态度和爱情观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但在通过电影语言理解影片方面基本趋同。这表明:其一、虽然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会因文化、时代而变化,但其中一些核心的东西却不会轻易改变,它们具有深刻的民族性。其二、美国开设的跨文化课程对提升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有较显著的成效,这对促进我国高校跨文化课程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哥本哈根会议达成的协议依然延续京都议定书的基本政策,但协议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寻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的全球政治合作机制短期内难以实现。寻求合理的经济性政策工具仍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其手段主要包括价格工具的碳税与数量工具的排放交易、联合履约与清洁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