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本文在总结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历程和特点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框架,分析中国银行业推进国际化在当前环境下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公益慈善组织因其在扶危济困、救灾救助、养老助残、扶贫救济、公益资助、以及人道主义救援等领域的积极作用而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改革开放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的透明度建设、活动品牌特色建设、孵化基地建设、专业化能力建设、治理体系建设、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建设等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总体发展仍然滞后,具体表现为: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健全、治理体系不完善、队伍建设不足、公信力不高、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因此,进一步加快公益慈善立法步伐、加强公益慈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公益慈善资源配置、完善公益慈善监管体系、推进公益慈善文化建设、强化公益慈善组织自我发展能力,是加快培育与发展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引起全球金融危机的美国"次债危机"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个人信用信息的滥用,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信用及其使用,并且调查表明信用交易的规模与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因此加快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上海作为中国首个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试点,对其个人征信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对建立我国个人征信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有效竞争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针对完全竞争概念的非现实性而提出的。有效竞争简单地说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通过对发达国家铁路改革政策的比较与分析,提出对于铁路这种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又缺乏内部竞争的基础设施产业,应用有效竞争理论作为改革的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资本充足率不足一直是困扰我过商业银行发展的问题。2009年,信贷投放的剧增令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关注不断上升。银监会提出将资本充足率的下限提高到11%。我国商业银行将如何提高资本充足率,本文将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住,词汇量的大小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高中生的词汇学习。教师应在词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的指导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及培养学生自我评估词汇学习效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项目型企业完善管理机制,整合企业资源,实现整体战略目标。因此,如何更好地在项目型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值得我们共同研究。当前,项目型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表现在预算管理模式选择固化、市场预测难度较大、预算管理形式化等方面,因此,项目型企业必须以战略规划为出发点,全力打造战略导向型预算管理态势,辅以信息化手段,全面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经济学教育和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还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学界目前争论不休。本文认为,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以西方经济学为借鉴。进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边缘化的表现、成因及对策。最后对我国的经济学体系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认为在经济学教育和研究中引入竞争机制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突发事件发生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一个国家要减少危机的发生,降低危机的损失,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必须建立系统的突发事件管理机制.能否有效及时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直接关系到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与形象,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加强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管理能力,成为当前公共管理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系统阐述了对突发事件的界定及特征分析,深刻剖析了我国当前对突发事件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最后从政治高度对此次抗震救灾给我们的启示做了几点总结.多难兴邦,相信我国政府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会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释了基于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形成机制,据此建立了分阶段、跨部门的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网络模型,并运用2006-2017年16家上市银行数据,分析和测度了我国房价大幅下跌所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和结构,构建了基于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并进行测算。研究发现:在房价下跌30%的压力情景下,我国金融体系的潜在总损失总体呈级数式上升,年均增长22.70%;基于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值(SR)呈现先上升后波动下降的总体趋势;系统性金融风险(SR)的脆弱性指标(FLI)整体呈现波浪式振荡变化,且与房地产贷款/权益整体呈反向变动,系统性金融风险(SR)的传染性指标(CTI)在2012-2017年呈持续下降趋势,且与金融市场压力指数、金融机构间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变化趋势。最后,基于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SRWI)值呈收敛式振荡走势,表明基于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且呈收敛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