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6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8 毫秒
71.
农信社股份制改革绩效评价:农商行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走过了近十个年头,然而改革的绩效又如何呢?本文通过对西部两家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后公司治理水平、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都得以提高,然而支农占比则有所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成本等问题,农商行的政策性支农与商业性行为不兼容,农商行通过牺牲支农来提高其盈利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借助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如推广手机银行来增加信用记录,也可以通过一些“强制”手段来改变农商行的支付函数,使得其盈利与支农相容.  相似文献   
72.
巴塞尔协议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个内容不断更新、方法不断改进、思想不断成熟的演化过程。巴塞尔协议Ⅰ形成于1988年,在该公约中,国际银行业首次明确统一了资本构成与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后续的相关改进都在此基础上展开;巴塞尔协议Ⅱ于2004年正式颁布实施,该协议明确了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对传统的信用风险之外的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进行了衡量,并采用了更为先进的风险度量方法;2010年,针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新变化,巴塞尔协议委员会推出了巴塞尔协议Ⅲ,该协议不但在  相似文献   
73.
我国银行体系的改革,可以说是从"大一统"银行体制到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体制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从银行与政府关系演变的角度论证了我国商业银行是如何由政府附属的金融管理机关蜕变为完全的独立市场主体,最终缩小与国际一流银行的差距.本文结合我国经济、政治制度变迁的过程,思索银行体制改革是如何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并保证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考察银行恢复与重建、企业化经营、商业化改革、实现与国际接轨四个阶段的背景、进程、绩效考核,以此得出我国银行未来改革的前景与动力.  相似文献   
74.
城乡统筹建设中金融发展的三个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城乡统筹建设中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思路进行了总结.从如何实现金融业的城乡统筹发展、金融如何促进经济的城乡统筹、如何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三个问题着手提出三个研究视角,简要分析城乡统筹建设中金融发展问题.为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已经是金融大国,但要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迈进,还要付出更多努力。当前,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能力、实现金融强国目标的重要抓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9年春节后的一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主要领导针对中国金融资源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拿得太多,市场经济拿得太少;房地产拿得太多,制造业拿得太少;国企拿得太多,民企拿得太少;支持小微、三农以及高新科技的金融资源供给得太少,支持传统产业、过剩产能的金融资源提供得太多。提出: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而在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和优化金融供给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金融服务。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几个层面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76.
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现代金融业的使命,也是中国金融学的核心理论问题。作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金融让利政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但相关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在大量文献和经济学事实的基础上,本文将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有机结合,将马克思“利息来源于利润”的著名观点融入现代经济增长框架,解释了金融业利润过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基于全球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支持了模型的核心推论。研究表明,促进金融业让利的根本在于构建合理的“产业—金融”利润分配机制,通过反垄断、提供公共信息、倡导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等方式控制金融部门的议价优势,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