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21篇
计划管理   20篇
经济学   27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25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史丹  李少林 《经济管理》2022,44(1):5-26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识别、测度和提升微观企业生存韧性,是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201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指标降幅与恢复增长所需时长作为企业生存韧性的观测指标,首次运用断点回归与双重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韧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受突发疫情影响,反映上市公司生存韧性的指标呈现出“V”型波动,疫情影响在2~3个季度之后基本得到恢复,表明企业生存具有强大韧性;从地区看,疫情冲击对湖北影响最大,部分疫情轻度地区疫情防控存在“层层加码”现象;从行业看,疫情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产生的冲击最大;从产权主体看,疫情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规模看,疫情冲击对大型企业成长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中型企业,而对中型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大型企业,疫情冲击对小型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表明小型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较强的生存韧性。本文认为,应根据企业生存韧性和企业特征选取差异化帮扶政策,科学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2.
一、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基本理论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含义和内容。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对控制的定义,结合企业集团的特征,可以将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定义为:在出资者所有权及企业法人财产权基础上产生的,为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和手段。  相似文献   
93.
大量实验研究显示,被罚者能够立即“可知的”利他惩罚可以有效地维系公共品自愿供给合作,这是破解社会合作难题的突破口.但近年来,这种实验设计招致诸多质疑.本文重新审视了人们的利他惩罚意愿,分析了人们对他人的利他惩罚预期及其对社会合作的影响.研究发现,更为严格意义上的利他惩罚确实存在,但利他惩罚威胁不足以维系社会合作,搭便车者往往会低估他人的利他惩罚.基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利他惩罚乏力、利他惩罚预期不足的基本判断,本文提出,应积极拓展利他惩罚渠道、畅通惩罚作用路径,在私人惩罚与公共惩罚的互动中,形成有力的失信惩戒机制,从而进一步强化利他惩罚对违规、卸责、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威慑.这是当前推进社会治理的一个有效抓手.  相似文献   
94.
电力消费新形势:非工业电力消费上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丹 《中国电业》2000,(1):25-2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电量增长了几十倍,但以工业为主的电力供应网络没有大的变化。不重视农村用电和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需求的增长、农村电网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城市生活供电设备容量几十年没有进行扩充,带来电力消费的部门集中性减弱的局面,使重城市轻农村、重生产轻生活的供电模式受到严重挑战。当主要电力用户及工业的增长速度减缓、用电需求大幅度下降时,发电量又因农村电网和城市低压配电网的限制不能向用电需求增长潜力极大的城市生活用电和农村用电方向输送。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波及,找国工业用电需求下降,在许多原来缺电的地区出现“窝电”现象,迫使许多发电机组停运,给电力生产部门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5.
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丹  刘洋 《经济管理》2004,(3):6-10
本文对资源型企业的发展现状采用类比分析法进行描述:一是按行业对资源型企业进行分类,分析处于不同行业的资源型企业的发展状态以及行业因素对资源型企业的影响,二是按所有制对资源型企业进行分类,显示不同所有制资源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三是按企业规模及其产业组织分类,分析市场竞争对资源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此外,还将把资源型企业与其下游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社会资源在两者之间的配置。  相似文献   
96.
库兹涅兹曲线显示,1960~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N”形曲线关系,贸易开放对中国人均碳排放存在正向影响,贸易开放程度每提高1%,人均碳排放量增加0.3%。投入产出模型揭示,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27.1亿吨,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39.76%。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碳排放最高,占出口碳排放21.2%。依次为化学工业(10.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9.8%)、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68%)、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7.53%)。  相似文献   
97.
一、我国证券市场机制分析 高度市场化的证券市场应该是一个双向开放,有进有出的市场。应通过市场机制,不断吸纳优质公司上市,淘汰劣质公司下市,盘活存量资产,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入机制与退出机制是市场机制的两个方面,进入机制的实施与收益的高低成正相关的关系,退出机制的实施则与风险正相关。  相似文献   
98.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特征和发展机制。现有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还未全面阐述高质量发展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规范。本文认为,可以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三个视角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观念的转变,也是增长模式的转型,更是对民生水平的关注。本文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框架,认为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宏观经济、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受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环境、政策法律环境的约束,以要素质量、创新动力、质量技术基础为基础条件,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充分、均衡的发展,是包含发展方式、发展结果、民生共享等多个维度的增长和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应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总体规模优势;不断推动“三大变革”,提升要素投入质量和转换创新动力,坚持走绿色均衡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施高质量发展还要完善法律、文化、教育等关键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不断弘扬质量文化,促进质量立法,构建良好的质量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体系。  相似文献   
99.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编写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生活源的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计算提供了依据。通过实例分析生活源产排污系数在污染源普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
对我国现行导游薪酬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游薪酬制度是搞好导游管理工作的核心制度之一,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导游服务的质量和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导游薪酬制度存在极大的不合理性。当前导游人员的薪金收入及构成、导游薪酬体制都存在着很多弊端,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