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利用偏离—份额法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偏离—份额法是一种将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解以研究地区产业结构、竞争力等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指标分析方法,它将被研究的地区与所在区域的增长间的差分解为两个分量,即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计算公式如下Ni=eio(Et/Eo-1);Pi=eio[(Eit/Eio-1)-(Et/Eo-1)];Di=e[io(eit/eio-1)-(Eit/Eio-1)]/G。式中的Gi表示为研究地区在计算期内i产业的产值增加总额,Ni、Pi和Di分别表示为地区增长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偏离分量,e和E分别表示为地区及所在区域…  相似文献   
22.
我国步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内外环境变化和区域发展条件改善,我国重大生产力布局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既增强了区域高质量发展动力,又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前,我国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要从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出发,积极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重点方向是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从微观层面完善要素配置与产业布局机制,从中观层面构建点线面高效组合的大国产业空间布局体系,从宏观层面提升适应新发展格局的中国产业全球战略布局能力。为此,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取精准有效政策保障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2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和更宽领域推动产业全球布局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重要部署,要求“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基本盘”。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晰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重点方向,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畅通国内大循环,重要且必要。  相似文献   
24.
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传统农业大省和中部地区工业大省。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在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前提下,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切入点,着力解决“三化”协调发展的制约条件,已取得明显进展,同时也遇到一些突出的体制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25.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构建了区域战略、贸易政策与工业布局演变相互关系的一般性框架,对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区域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转变以及工业布局的演变,进行了历史性分析,指出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工业布局演变是由区域战略和贸易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6.
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农业信息化的研究,以农业信息网站之间的链接关系为切入点,构建了农业信息网站的网络结构图,并分析了各农业信息网站之间的认可度与用户对农业信息网站的认可度之间的偏差程度.结合中心性分析等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的分析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和探究当前农业产业链信息网络体系的现状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特性、在内部控制中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会计职业道德的在经济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势在必行,并提出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28.
两岸综合实验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综合实验区是实现两岸全面对接的重要平台,也是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试验田"。本文基于环境—模式—路径的研究分析框架,对两岸综合实验区发展进行一般性分析。当前,两岸综合实验区开发开放面临有利的国内外环境和较好的现实条件,可以在两岸特殊的体制框架下探索地方政府主导、全面对接、共同管理的两岸合作发展模式。同时,本文也认为,两岸经济自由通商、社会融合发展、文化深度交流和政治互信增强是两岸综合实验区发展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在于管理机制创新,也就是要构建中央和地方组织协调体系和两岸共同管理体系。此外,国家对两岸综合实验区发展既要出台针对性强的配套支持政策体系,又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建立机制,谨防各地盲目设立两岸综合实验区,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29.
政府是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难以替代的作用.积极发挥政府的正确角色和应有作用不仅符合战略实施意图,也有利于促进互联互通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产生实效.从互联互通战略的顶层设计到项目具体落实都离不开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也需要各国中央政府之间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上下协作.建立制度性协调框架和长效机制是政府在互联互通战略中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对“十—五”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对“十二五”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基本判断和形势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