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4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日本贸易结构变化 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环境,必然促使日本贸易结构加以调整和变化。在东亚,尤其是贸易快速发展的地区,对日本外贸的发展具有比欧美国家更为重要的意义。日本国内需要加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对不适应发展日本贸易的结构加以凋整,以便跟上世界贸易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42.
中日邦交正常化已走过30个年头。2000年中日贸易总额达到创记录的831亿美元,2001年双方期望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然而,近期在中日贸易关系中首次出现大规模的贸易摩擦,一场限制与反限制的贸易战正在展开。  相似文献   
43.
中朝经贸关系与东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中朝经贸关系是东亚区域合作的组成部分.中朝两国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加强双边的合作力度,有着经济、政治及外交等方面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作者针对朝鲜国内的最新发展动向和中朝经贸关系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意义,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
在亚太地区,由于历史、政治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运行体制相异,经济发展层次悬殊,至今还存在一些“热点”问题,这就决定了亚太地区走向区域集团化进程的特点是由点到面由小圈到大圈,分阶段发展。从APEC情况看,它拥有18个成员、22亿人口和世界51%的产出,其中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额46%。大部分成员已经参加了次区域经济合作。次区域经济区内各国和地区,不仅地理上相邻、交流程度较高、协调比较容易,而且具有灵活性、互补性和互利性等有别于经济集团的突出优势。因此,在亚洲陆续出现了若干个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例如,东盟…  相似文献   
45.
吴德烈 《国际贸易》1995,(11):23-24
韩国在60年代实行了“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外贸易迅速得到发展。到70年代末,韩国已跻身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80年代后半期,韩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韩国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措施:实行市场多元化,改变出口集中于一两个国家的情况;逐步开放进口市场,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商品关税,促使各大企业开发新产品,减少限制商品种类,增加进口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