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6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减税降费是我国深入推进现代财税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具体阐述了我国减税降费立足国家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落实税收中性原则的理论内涵。结合政策关键节点和具体实践,分析了我国减税降费改革从结构性减税到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再到组合式税费的演进模式。在厘清减税降费演进模式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减税降费具有税率税基双管齐降、税费红利惠及各行各业、减税降费政策行之有效的基本特征,系统总结了减税降费工作的实践成效与理论内涵,以期为完善我国现代财税体制,形成中国特色的税收理论提供注解。  相似文献   
82.
追寻着春天的脚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如约而至”。各行各业的数千名代表委员再次聚首北京,共赴这场“春天的约会”。其中,来自人民银行系统的代表委员们也带着希望与重托,留下履职尽责的坚实足迹。平时,他们担负着实施传导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两会期间,又承担起汇聚社情民意、共商发展固振海张智富大计的光荣使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们都关注哪些话题,带来了哪些“金点子”,履职五年又有怎样的心得体会?本刊记者对话人民银行系统的代表委员,一起听听他们的两会“好声音”。  相似文献   
83.
上海联交所要紧紧抓住新一轮国资国企深化改革和推进落实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全要素、全资源一体化大市场的重大历史机遇,发扬与时俱进、努力拼搏的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发展为主线,谱写产权市场新一轮大发展的新篇章。在《中国金融家》2021年9月刊上,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全作为封面人物,发表署名文章,为读者讲述中国产权市场在“十四五”规划下的新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4.
孙榕 《中国金融家》2022,(1):134-135
每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向被外界视为中国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也是外界探寻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密码”的窗口。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此次会议充分肯定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成绩,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同时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引发外媒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5.
2020年9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伴着雄壮的《向祖国英雄致敬》乐曲,习近平总书记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颁授勋章奖章,并同他们亲切握手、表示祝贺。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大会用最高规格、最高礼遇,表达人民对这些抗疫英雄们最深厚的敬意。战"疫"这一年,凝成了一段可歌可泣、刻骨铭心的岁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  相似文献   
86.
科层制内部的任务分解和资源分配是中国政府治理的重要方式。“行政发包制”是理解中国政府治理的思路之一,但是不同特点的任务如何“发包”给不同能力的下级等问题尚未被充分讨论。2015年,中央将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冲击为本文研究省级政府如何向地市分配工作任务提供了契机。首先,本文把政府工作分为“明星型”任务和“守卫型”任务,并使用理论模型刻画了省级政府向不同能力的地市政府分配不同任务的行为特征。其次,基于2011—2018年28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各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文件作为分组依据,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2015年中央提出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前后,两类地级市在财政科技支出上的变动差异。经验研究发现:(1)实验组地级市科技支出(“明星型”任务)占财政支出比值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城市;(2)省份越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则辖区内地级市的上述差异就越明显;(3)地级市科技支出占比与省内其他市科技支出占比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印证了省级政府进行任务分配的机制。本研究对进一步理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的逻辑,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7.
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识,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及驱动机制,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这种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分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起促进作用,而数字化程度则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科技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基于此,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活力对于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8.
春天是播撒希望的季节。今年23位全国政协委员来到镜头前,通民心、道民意,讲述生动故事,畅谈履职心声,在春曰里传递出更多信心,激荡起更加奋进的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金鹏辉:服务降碳,央行-直在行动,金融-直在行动“双碳”目标下,中国正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服务降碳,人民银行一直在行动、金融一直在行动。”金鹏辉介绍,我国正形成一种新的金融支持降碳体系,要用好金融智慧和金融力量服务绿水青山。他表示,-方面是促进风电、光电等新能源的大力发展,另一方面是对传统的化石能源降碳改造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89.
孙榕 《中国金融家》2022,(12):71-73
“将中国市场定位成重要的战略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保险市场之一”……在这家世界领先的全球性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的眼中,全球经济面临多重下行风险之际,中国经济稳健发展,业务机遇不断涌现,市场吸引力与日俱增。在2022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中国金融家》记者采访了瑞士再保险中国区总裁及中国区再保险业务首席执行官(拟任)孔奕丰(Ivan Gonzalez)、瑞士再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安仁礼(Jerome Haegeli)。在他们眼中,中国保险市场蕴含怎样的潜力?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会给他们提供哪些丰富的成长机遇?  相似文献   
90.
时代在变,奋斗的底色永远不变。洪明、朱超、中国银行卢湾支行……-他们是中国千千万万金融机构和从业者中的一个缩影,但他们心中始终坚守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大志向,乘风破浪、不惧艰辛、勇往直前,在日复一日的默默制耘中,扛起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