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本文以回流乡村的青年创业群体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概念化为再农化者,系统梳理再农化行为背后的“农业代际价值理念变迁”“农民准世袭身份制破除”“外部社会基础与内在驱动”等深层次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典型案例讨论和验证再农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机理与路径。研究发现,再农化不只是单一的劳动力要素流动方式,更是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经营管理才能等资源的综合性流动。通过优化合作联合、重塑乡村产业,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担当价值示范与文化引领者、村庄生态建设者与信息链接者,再农化者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坚农民。提出“外部实现条件的推力”与“内部驱动因素的拉力”下再农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滚雪球”模式,促进乡村向产业—社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字化与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农村居民个人层面的微观机制,构建包括数字技术使用前置条件、使用经验、数字化努力、数字金融四维度表征父代数字化水平的综合指标,探索农村经济社会变迁与技术转型过程中,父代数字化与其子代职业获得之间的关系,揭示数字技术使用能否打破家庭背景对子代职业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父代数字技术使用不仅直接促进子代职业流动,而且通过弱化父代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等原始资本禀赋对子代职业获取的作用,进而促进代际职业机会平等,因此,数字技术具有促进机会平等的社会补偿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父代数字技术使用通过改善机会不平等感知程度,激励其增加对子代人力资本的投资,进而提升子代的劳动力市场结果,促进代际职业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