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5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38篇
经济学   33篇
综合类   12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6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71.
财产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核心竞争力没有固定的模式,具体到各个保险企业,其内部资源分布不同,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不同,所以其核心竞争力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保险企业怎样构建符合自身需要的核心竞争力,并如何结合其特定的发展历史和外部环境将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出来,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综合来说,具备以下特质的财产保险公司应该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72.
73.
八闽金融人     
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故称“八闽”.福建境内地形复杂,峰岭耸峙,河谷、盆地穿插期间,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丘陵连绵的八闽大地上孕育了一批有韧性、能吃苦、敢闯荡的福建金融人.  相似文献   
74.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体看,民营企业的发展正遇到企业制度、经营模式、科技含量等一系列问题,亟待实现转型升级。当前,民营企业家应积极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形势,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带来的新理念和新机遇,提升新常态下的创新精神和变革能力,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5.
本文在新古典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探讨"营改增"背后的驱动力量,并对新一轮财税改革动态效率效应进行量化分析,以微观层面"营改增"为切入点,探讨宏观层面流转税改革的动态效率效应,为我国税制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基于"营改增"视角的流转税改革增加了国民消费性财富,改善了居民福利水平;流转税改革的制度红利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加了人均效率资本存量,促进了产业深化,改善了动态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76.
以经济新常态为视角,着眼于化解煤炭企业的现实问题和矛盾,着眼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致力于探索新常态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通过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大力推进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断开拓新的用煤市场;通过深化煤炭企业改革和管理创新,千方百计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提升煤炭产业素质;通过高度重视、关爱矿工、安全发展,同心合力促进煤炭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7.
78.
阿琪并不像一个在工厂里打拼了5年的女工.一头及肩的直发,皮肤白嫩,黑色紧身的无袖上装似乎是为了展示左臂上的玫瑰刺青,纯白色的长西裤再配上一双高跟鞋. “她现在比5年前时髦多了.”旁边的小桦“不屑”地说,“(那时)除了及腰的长发让我留下印象,其他都是灰蒙蒙的,深色的衣服和裤子,还有两个沾满灰尘的行李包,‘土’得让人难以接受.”小桦边说边哈哈大笑. 阿琪说,佛山并不是她打工的第一站.“中国内衣名镇陈店镇才是第一站.”  相似文献   
79.
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对我国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从短期效果来说,政府在扩招中的直接收益是小于成本的;政府应该优化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消费者个人在选择教育消费时,应该有风险意识和成本意识,理性选择消费。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从中国社会转型期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入手,剖析了经济发展模型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对于解决中国生态危机的战略意义,并尝试给出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公共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