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49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货币政策作为我国经济宏观调控手段,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近几年来,贷币政策实施效果不尽人意,货币政策效率不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损,原因多种多样,必须分析货币政策效率不高,货币政策传导受阻的原因,提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股份制,建立现代金融制度,已成为金融改革的方向选择。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调节机制,是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企业制度创新的主要目标和特征,是建立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法人制度,使金融企业法人化。新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一)高效的组织制度。目前,商业银行应冲破传统的组织制度的制约,建立现代金融企业新的组织制度。从国际惯例来看,商业银行的…  相似文献   
63.
市场粮价频繁地大幅波动和上扬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粮食安全的某种隐忧,同时也暴露出在粮食流通领域中由于购销网络体系不应有的缺失和紊乱导致了粮食市场的弱不经风。这也是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难收得心应手之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应当是,围绕屏障粮食安全和完善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抓紧修补和优化国有粮食购销网点布局,构建现代化、国际化粮食购销网络新体系的骨干框架,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网点的核心带动作用,整合与规范多元粮食市场主体,营造具有现代化、国际化粮食物流集散功能的粮食购销网络新体系。  相似文献   
64.
65.
1999年11月15日 ,中美两国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双边协议。这一协议以及4月10日于华盛顿签署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一大核心内容是中国将进一步向世界开放粮食市场。这不但使我国粮食市场与流通秩序面临严峻的挑战 ,而且也为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粮食市场经济与塑造粮食流通新格局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一、我国粮食流通所面临的挑战二十世纪前半叶 ,二次世界大战形成了世界经济、政治的基本格局。二十世纪后半叶 ,由冷战到冷战时代的结束并进而渐次形成经济国际化、贸易自由化的世界经济新局面。世贸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顺应…  相似文献   
66.
由于食物是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最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的生活资料,所以人类最早从事的生产便是谋取食物的生产劳动。考古研究证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栽培粮食作物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一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原始的种植业。随着原始  相似文献   
67.
市场粮价频繁地大幅波动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关注,也引起了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客观地讲,大幅上扬的市场粮价尚未背离粮食生产价格。但由于是在粮食收购季节之后爆发的涨价,并未给粮农带来多少实惠。与此同时,粮价的大幅上扬以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下游商品价格上扬的连锁放大效应,对于弱势消费群体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言是沉重的负担。因此,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凸显出粮食安全的某种隐忧,值得引起应有的警觉。  相似文献   
68.
面对“入世”以后的机遇和挑战,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仅显得异常紧迫,而且也显得尤为艰巨。一方面,在WTO规则的推动下,客观上加速了改革的进程;另一方面,因抓紧出台相关法令、法规、条例和有关措施,往往由于时间上的紧迫性和应对WTO规则的被动性而被打上了过渡的烙印。这种过渡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才能渐趋消弭。因此,当务之急,应尽快从宏观和微观二个方面,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深化改革、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69.
实践证明,三分粮食、七分财政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