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9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新形势下,石化企业工作尤其是企业职工队伍建设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对此,要改革和加强石化企业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走出六个误区,处理好六个关系,使石化企业职工队伍在挑战与考验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3.
杨先明 《经济界》2012,(2):20-22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制造业是实体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伴随世界经济"重新回归制造业",如何为"中国制造"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消除制约制造业发展的不利的外部因素,使制造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对于稳定我国实体经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4.
“荷兰病”是一个经济学领域的概念,指一国或地区某一产业部门异常繁荣,而其它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作为一种常见的经济结构病症,“荷兰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是旅游负面经济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系统梳理旅游地“荷兰病”效应的理论渊源和相关研究,初步提出了其内涵界定,即旅游产业异常繁荣,其它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国民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旅游业的现象及其负面影响,以期为旅游负面经济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5.
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国际直接投资阶段论及对中国的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把54个样本国的技术发展阶段分成低技术、中技术和高技术3个组及6个梯级水平,同时把FDI阶段分成强吸收FDI、弱吸收FDI和净对外直接投资三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技术发展和FDI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国技术发展阶段越低,FDI流入的比重越高,FDI流出比重越低;FDI能否推动低技术国家的技术发展,取决于本国在所处技术发展阶段、技术发展路径选择、直接投资能力和国内的基础研发努力等方面。这从我国FDI发展阶段滞后于技术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36.
37.
提升云南利用外资能力和引进重大项目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紧扣云南省委省政府近年的重大举措,将投资环境的改造与提高外资利用能力结合,分析环境因素对投资成本的影响;根据环境、体制与政策(ESP)研究方法,展开对云南投资环境的基础背景关系:对部分有代表性的投资者和引进技术投入者进行典型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投资者和重大项目引进者对云南投资环境的针对性要求:根据云南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态势,对周边国家与国内相关省(区)的投资环境的比较和评估,找出影响云南投资竞争力因素;比较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改进投资环境的举措与政策,吸收其可借鉴之处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改造云南投资环境、加快国内外投资项目进入,推动云南的资本形成、技术转移和项目引进的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38.
杨先明  黄宁 《经济界》2010,(6):20-24
面对我国资源产品进口价格持续飚升的问题,我国对资源型产品的需求还将持续扩大,资源产品的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进口量仍然会不断增加。因此,我国迫切需要改变目前主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资源产品的方式,应加快加大我国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然而,相对于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增长波动大和增长缓慢的问题。通过分析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效应特点,探讨我国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提出有利于加快我国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9.
杨先明 《经济界》2010,(3):26-27
在取得国家宏观政策的成效后,2010年国家开始把政策重心转向结构调整,侧重于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的调整。政策重心的转换十分必要,没有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我国经济不可能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不可能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如何在调结构促发展的宏观政策下,实现稳定和增加社会就业,需要将结构调整和拓展社会对就业吸纳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0.
多样性融资对创新企业极为重要,但该领域的经验研究相对缺乏。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从融资渠道多元和融资结构多样两方面构建企业融资分散指标,实证检验融资多样性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融资渠道越多、融资结构越分散,企业的技术创新性越强,且在替换变量和控制模型内生性之后,结果仍具较好解释力,说明融资多样性促进了中国企业创新;考察相关机理发现,融资多样性对高融资约束、强创新程度企业的创新影响更明显,证实融资多样性对创新企业存在缓解融资约束和平滑融资周期的作用机制;最后,针对创新企业类型发现,融资分散促进创新在内部融资主导型企业中更突出,支持了企业融资次序假说;就所有制而言发现,民企因其融资结构单一而制约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