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论中国区域比较优势与产业地理集聚的非协整发展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渐进式改革中 ,区域比较优势与产业地理集聚呈现出非协整的发展关系 ,而在对外开放过程中 ,我国各地区的出口贸易却较好地体现了其潜在的比较优势。本文从边界效应、要素市场、地区利益和寻租动机等方面探讨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杨宝良 《江苏商论》2010,(2):110-112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在追求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应兼顾与企业行为有密切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利益,本文从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涵义界定、历史变迁和政府推动等角度入手,对我国政府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与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试论国际分工的多重均衡与产业地理集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规模经济、收益递增的存在,打破了原来的由比较优势决定的单一国际分工结果,从而出现了国际分工模式的多重均衡。而在多重均衡中获得有利分工地位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一条理想途径就是产业地理集聚。通过产业地理集聚,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提高生产率,扩大出口,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等,从而最终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电讯技术》专题资料 《软件无线电技术》题要(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取得了巨大成绩,贸易商品结构在不断地改善,出口市场趋向多样化,但同时,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风险,这些问题和风险来自于过高且趋于上升的进出口国内分布地理集中度、进口国际分布地理集中度,它们可能会恶化国内出口商的价格竞争,引发国外反倾销调查等贸易摩擦,带来就业以及国际市场风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了克鲁格曼中心外围模型的基本逻辑 ,指出规模经济等经济外部性对于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形成与稳定具有决定作用。然后对我国工业经济进行了实证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需求变量、投入变量、及初始固定资产变量对产业地理集聚的作用是显著正向的 ,这与理论逻辑一致 ,而初始集聚度和规模变量则对地理集聚呈现显著负向的作用 ,这与理论逻辑相背离。文章根据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内容和特征对此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重视,不少地方政府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力图通过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来提高区域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但与国际实践相比,我国还存在不少差距,需要从法制、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