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571篇
工业经济   188篇
计划管理   411篇
经济学   600篇
综合类   90篇
运输经济   35篇
贸易经济   308篇
农业经济   640篇
经济概况   1164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处于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传导过渡之中。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整个金融体制改革不协调,在新的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致使原有的信贷渠道己开始阻塞或萎缩,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及时、顺畅、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改革方向来看,利率以及资产价格渠道应该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但从我国现实来看,信贷渠道仍然是当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因此,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当务之急不仅仅是发展货币市场、健全利率渠道,更加重要的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和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构建健全的商业银行体系。  相似文献   
72.
2004年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总体上看,2004年以来.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比预先估计的要小。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使拖欠出口退税问题基本解决.出口企业资金状况明显改善。随着企业的逐步适应,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影响在持续减弱。2004年前几个月。国内需求旺盛拉动了对技术设备和能源原材料进口需求的上升.关税下调和配额进一步放开,  相似文献   
73.
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中存在着许多对外资企业过于倾斜的税收优惠政策,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目前内外资企业税制的差异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加入WTO后实行内外资企业平等纳税的税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74.
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省委、省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寄予厚望。张德江书记、黄华华省长多次对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作出重要指示。张德江书记提出,要把体育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提升广东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做贡献。黄华华省长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现阶段要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扶持。因此,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扶持,树立“政府提供服务、市场优化体育资源配置”的观念,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结合起来,在“管理”和“培育”四字上下功夫,才能促进体…  相似文献   
75.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在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以公开资料为基础,再经资料的对比、核实、甄别,在前六届的基础上,完成了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76.
200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已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及在国际经济、贸易环境趋于好转,以及2004年在坚持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方针下,宏观经济政策要从目前的“扩张型”向“双稳健型”微调,即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向“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变。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考虑“一次性转型”,即将原来每年增发的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纳入经常性预算,以专项发展基金的形式用于西部大开发,增加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包括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医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政策要在“积极中保持稳健,稳健中保持积极…  相似文献   
77.
企业如何从红海的残酷竞争中杀出重围?如何才能开创一片蓝海?蓝海的创建是否有可以遵循的模式?这是一个难以定论的话题,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严介和先生在“中国(深圳)国际北景下的运营创新”经济大师论坛中明确阐述:  相似文献   
78.
7月底开始在广东出现的罕见“油荒”,给广东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油荒”一度有在全国蔓延之势。“油荒”的出现向我们提出了种种拷问。其一是,我国现存的石油体制是否合理?据采访调查,这一场“事故”,有人为制造的迹象。在本国石油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有人为了牟取暴利,罔顾国家能源安全,居然向国外抛售成品油与原油;也有人在“油荒”出现后,以逼迫国  相似文献   
79.
一、2005年中国前500家企业集团发展特点2005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作为经济发展脊梁的大型企业集团的迅速成长和带动作用密切相关。(一)前500家大型企业集团整体规模和个体规模持续扩大,增幅显著上升,行业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规模竞争仍然是当今企业国际竞争中的重要表现之一,2005年中国前500家企业集团的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资产总计和销售收入持续强劲增长。2005年,中国前500家企业集团年末资产总计173817亿元,比2004…  相似文献   
80.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告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考察了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指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原则、目标和重点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一是提高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二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公共财政以较大幅度向“三农”倾斜;三是制定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集中连片推进;四是加快体制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五是改变国家财政支农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六是按照财权、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界定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七是加强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