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6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25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中国玉米秸秆资源量估算及其自然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系统考证玉米草谷比,科学估算与评价我国玉米秸秆产量及其各种利用途径的自然适宜性,明确玉米秸秆资源开发潜力,促进秸秆资源充分高效利用。利用文献考证法,从大量研究文献中筛选41篇研究论文中的326个玉米草谷比有效样本数据,系统考证玉米草谷比;采用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分级法,就玉米秸秆资源在"五料化"利用方面的自然适宜性进行评价。将用于包括新型能源化利用在内的各种用途的玉米秸秆资源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等级别。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玉米草谷比为1.10;2013年中国玉米秸秆产量高达2.403 368亿t,位居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之首,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与黄淮海地区;玉米秸秆适宜用于沼气生产,较适宜于新型能源化利用,即"三化一电";燃用级别为一般适宜级别;在饲料用途方面,玉米茎秆较适宜直接饲喂、适宜加工饲喂,玉米叶梢适宜直接饲喂与加工饲喂;在肥料用途方面,玉米秸秆属于3级有机肥级别;玉米秸秆是目前食用菌生产中较好的原料;玉米秸秆可用于工业加工原料,目前我国以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板材、纸浆生产的工业化开发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玉米秸秆资源具有多宜性,玉米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应注意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利用结构,将其转化为各种优质的原料资源。  相似文献   
12.
秸秆收储运成本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合适的秸秆收储运模式,降低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的收储运成本,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方法]文章以河南省为例,构建秸秆收储运成本模型,并在4种收储运模式(模式一:田间晾晒→收集→秸秆利用企业;模式二:田间收集→收储点→晾晒、储存→秸秆利用企业;模式三:田间机械捡拾打捆→收储点→储存→秸秆利用企业;模式四:田间收集→固定式打捆→收储点→秸秆利用企业)基础上分析不同模式下的秸秆收集成本。[结果]运输成本和机械卸载成本是总成本中的可变因素,其对总成本的贡献率随运输半径的增大而增大。模式一、二采用散秆运输方式,适用于收集距离较短、秸秆需求量较小的企业,且使用模式二的秸秆收储运成本较低。模式三、四采用秸秆打捆运输方式,易于储存、利用,适用于秸秆用量较大的企业,且使用田间机械捡拾打捆的模式三收储运秸秆经济性更优。[结论]秸秆利用企业应根据需求合理地选择秸秆收储运模式,小型秸秆利用企业在模式二的情况下收储运成本更低,大型秸秆利用企业选择模式三经济性更优。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农业育种与栽培技术的创新,从重组作物基因的杂交育种、运用遗传突变技术的诱变育种、无土栽培和温室栽培等农作物技术方面进行探析,使更多人认识到农业生产及农业有关技术、育种技术的重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理国家法规综述与立法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梳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提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理的立法建议,为完善相关法规,从法律上保障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的持续提高和秸秆禁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关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相关资料、文献的基础上,就国家现行法律和行政规章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明文规定、对秸秆利用相关产业发展的规定进行综述,并就相关法律、规章对农作物秸秆禁烧的明文规定、秸秆禁烧治安管理和秸秆故意焚烧犯罪量刑的法律依据等进行归纳分析。最后,通过分析中国现行法规和行政指导文件在秸秆综合利用与秸秆禁烧管理方面存在的欠缺,提出必要的修订建议。[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法律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规定日渐具体和完善。但直到目前,这些法律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规定仍然缺失。有必要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结论]建议对涉及秸秆利用方面的某些法规进行必要的修订;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条例》,并将秸秆还田作为耕地质量保护的必要技术手段;对秸秆禁烧区外的秸秆限制焚烧从国家层面作出明确规定;借鉴国外经验,制定《生物质能条例》。  相似文献   
15.
王亚静 《西南金融》2009,(11):24-25
德阳是四川省农民工输出集中地区,也是"5·12"汶川地震重灾区,农民工就业与收入还面临灾后重建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农房重建资金缺口压力的增大,以及农户对务工收入预期的强化,外出务工  相似文献   
16.
王亚静 《中国储运》2012,(7):103-105
本文对物流中心的选择原则、自然环境影响因素、经济环境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以武汉通诚物流公司为例采用加权因素法对三个参考地址进行了分析,通过确定影响因素和影响权重定量地分析了东西湖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秸秆用则利、弃则废,秸秆焚烧不尽浪费资源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社会危害等问题。文章首先简要分析欧美等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秸秆计划焚烧政策和秸秆利用主导方式,结合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和秸秆利用生态补偿制度创设试点,探索我国秸秆利用生态补偿制度框架的构建与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秸秆全域全量利用,提出扩大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补偿制度实施范围、优化农作物秸秆利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补偿政策和引入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补偿评估机制等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模式发展概况与特点,开展模式案例综合效益评价,为北方地区秸秆处理难题和冬季农户清洁取暖提供新思路。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归纳法、政策梳理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模式发展现状进行综述、总结模式特点,进行供暖模式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1)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术 在丹麦、比利时等国发展成熟,运用广泛,在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运用和推广;(2)该模式具有可当季消纳大量秸秆,工艺简单、易推广,零碳排放、清洁环保等优点;(3)通过对河北省衡水市景县柯良农场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可知,经济效益上供暖站有利可图、用户采暖费用更低;生态效益上节能减排效果好、村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促进当地农业绿色发展;社会效益上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部分就业问题,也促进了农场自身发展。结论 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模式作为我国新提出的一项生物质能清洁供暖技术模式,其经济效益、环保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显著,国家可将其纳入北方地区分布式供暖的主推项目技术,优化和创新供暖模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产业:实现"绿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人类正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而这种双重危机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走“绿色现代化”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生物质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实现“绿色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论述我国发展生物质产业的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质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段时间以来,浙江省永康市交警大队加快红绿灯和电子警察建设,使电子监控覆盖了城区大部分路口,有效地扼制了闯红灯等违法行为。一些不良司机为了防止违法行为被电子警察抓拍,在车辆号牌上大做文章。有的用胶带粘贴纸遮盖号牌数字,有的污损号牌数字,有的就干脆不挂后车牌,使电子警察抓拍到的号牌图片模糊不清。10月8日晚,交警大队城区两个中队出动警力设卡检查,查处60多辆号牌污损或遮盖的出租车。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王亚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