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3篇
旅游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旅游业的战略转型期,是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关键十年,将迎来若干个非线性增长的拐点因素。未来十年,宏观经济持续增长,收入增长、社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旅游发展阶段性的跨越,国家层面重大举措的拉动,和平的国际环境的拉动,重大国际盛事的拉动,新业态的拉动,我国旅游产业环比增长率基数将达到12%~16%,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将实现倍增计划。  相似文献   
22.
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政策初见成效,遏制了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的行为。但政策调控中有矫枉过正的倾向,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由于缺少空间规划,土地产权关系不清,使得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不能衔接  相似文献   
23.
旅游学术著作是旅游研究领域内阶段性、体系化成果的重要载体。为重点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研究发展脉络,对大陆出版的旅游类中文图书信息进行全面搜集,并以相对客观的标准将学术性著作筛选出来,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学术著作约占旅游类图书书目总量的1/3;以研究方向分类统计的成果数量及其比值具有较强非均衡性,其中旅游管理类成果最多;从分类数量反映,近年来旅游研究发展方向主要受市场和社会形势引导,各类成果数量比例渐趋稳定,表明中国旅游研究日益成熟;涉及的出版单位兼具多元化与垄断性特征。  相似文献   
24.
发展体育产业更需政策扶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如何评价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由计划经济时代承担振奋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强健国民体魄的较为单一的社会化功能向功能多元化发展,在市场化运作中逐步表现出一种产业的经济功能,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的兴奋点,成为世界瞩目的朝阳产业。世界体育产业每  相似文献   
25.
"茶马古道"曾是中国历史上内地农业地区和西藏边疆游牧地区之间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而今,"茶马古道"正在成为一条自然风景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世界旅游绝品线路。这是一条蕴涵着丰富资源和无尽宝藏的黄金之路,是一条已经写入国家"十五"旅游发展规划中高品位区域联动的生态旅游线。  相似文献   
26.
旅游业的竞争,从景点的竞争发展到景区竞争、线路竞争之后,现在逐步过渡到区域板块之间的竞争。加强区域联合和合作,形成区域旅游板块,共同提高在海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能力,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也反映了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此,本刊特推出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科委研究课题中的相关报告。  相似文献   
27.
建议实施环北京奥运旅游休憩带开发计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为龙头,以天津、大连、承德、秦皇岛、张家口、呼和浩特、包头、太原、平遥、大同、济南、泰安等旅游城市为支撑,以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内蒙古、山西为扇,涉及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内蒙古、山西等七省市,可以构建一个内、中、外三重,半径大约为500公里的奥运旅游休憩圈层体系。同时向周边辐射,构筑一个北京奥运扩容空间。奥运会是一项重大的国际盛会,项目众多,需要各种配套的条件。实施环北京奥运旅游休憩带,既是为北京申奥增加筹码,同时也是为更好地发挥奥运会的效益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8.
29.
从理念到实践——重视以科技创新推动落实全域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科技创新推动落实全域旅游发展的意义 自2015年年初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因其具有战略全局性、方向引领性、问题针对性、普遍指导性、国际规律性和现实可行性,很快成为各地促进旅游业全面发展以及整体提升区域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与此同时,不少专家学者纷纷对全域旅游进行了全面解读和分析.在明确全域旅游发展思路、重点、措施,厘清全域旅游发展认识误区的基础上,也应顺应当代社会进步趋势,结合科学技术这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融入由技术进步、制度变革、模式突破共同作用所催生的新经济中,进一步重视强调科技创新在全域旅游推进落实中的重大意义、主要路径等问题,更科学有效、可持续地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