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43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我国GDP核算与现行SNA的GDP核算之间的若干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我国现行GDP核算与 1 993年SNA的GDP核算在生产范围、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分类、总产出、中间投入和增加值的定义、增加值的估价、固定资本消耗、混合收入、金融媒介服务等十二个方面存在的差异 ,供研究和了解我国GDP核算的专家和学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82.
关于与GDP核算有关的若干统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与GDP核算有关的四个方面统计问题:一是讨论了在支出法GDP核算中,如何处理居民住房支出问题,尤其是对居民购买住房支出和建设住房支出作为投资处理的原因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二是讨论了国际标准关于财产性收入的定义和在我国现行专业统计制度关于财产性收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三是讨论了土地出让金是否应当计入GDP的问题;四是讨论了在专业和部门统计中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贸易差额与在支出法GDP中的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之间存在的区别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社会上经常产生疑问的统计问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83.
84.
关于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中国历史上涉及经济活动范围最广的一次普查,这次普查在提供各类详尽的统计资料的基础数据时,也将为我国GDP核算提供比较完整的资料来源。充分利用这次普查资料搞好GDP核算,对我国提高GDP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经济普查年度的GDP核算方案的基本问题(包括目的、任务、范围、分类、资料来源及方法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为这一方案的实施做了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85.
关于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与常规年度GDP核算相比,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发生了许多方面的变化,包括资料来源的变化、计算方法的变化、核算范围的变化、某些具体问题处理方法的变化、分类的变化等等。其中,资料来源的变化是最重要的变化,是导致GDP总量、结构和速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从而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投身于这一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南开大学的陈宗胜教授是较早跨入这一领域,并且不断耕耘、取得较为丰硕的研  相似文献   
87.
2022年,在疫情多发散发、俄乌冲突、极端天气等超预期因素冲击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22年我国经济实现3.0%的增长实属不易。本文运用统计指标和统计数据从生产、需求、收入、价格四个角度对2022年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进行提炼与分析,概括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有利条件,并对2023年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展望。初步判断,2023年我国GDP增速预计在5.5%~6.0%。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从生产、需求、收入和价格四个角度梳理和分析了2023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的若干特点。本文认为,从生产角度看,一季度经济增速恢复较快,第三产业,特别是其中的线下接触型服务业的快速恢复对经济增速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需求角度看,消费需求增速恢复较快,对经济增长发挥了主引擎作用;投资需求平稳增长,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而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滑。从收入角度看,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较大。从价格角度看,消费领域价格温和上涨,涨幅逐月回落;生产领域价格下降,降幅持续扩大。本文分析了一季度经济增长恢复较快的原因并总结了经济恢复中存在的挑战。最后,本文对2023年二季度经济运行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9.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测算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经济运行方式的不断融合,数字经济已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数字经济规模测算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统计机构与研究学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提炼数字经济的内涵与形成要素,构建数字经济规模核算框架,界定数字经济核算范围,确定数字经济产品,筛选数字经济产业,对2007—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与总产出等指标进行测算,并将测算结果与美国和澳大利亚进行比较。测算结果表明: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53028.8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46%;数字经济总产出147574.05亿元,占国内总产出的6.53%。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约为美国的58.12%;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美国0.44个百分点;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约为美国的52.77%,占GDP比重低于美国0.77个百分点,略高于澳大利亚0.03个百分点。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率明显高于美国和澳大利亚。2008—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率达14.43%,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率8.27%,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本文深化了数字经济规模核算框架研究,系统监测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规模与结构,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数字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和提出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