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34篇
工业经济   121篇
计划管理   445篇
经济学   241篇
综合类   139篇
运输经济   29篇
旅游经济   24篇
贸易经济   360篇
农业经济   147篇
经济概况   225篇
邮电经济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经济体制正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为了适应这个转变,传统技术经济学的内容和方法要拓展。一、为什么要拓展1.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比较,前者强调竟争与选择,后者强调指令和配额。经济学产生于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选择。2.竞争与选择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企业、农户、生产要素所有者、消费者),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自主作出和作好各式各样的“选择”。“选择”是参与“竞争”的前提和手段,参与“竞争”是“选择”的目的,优胜劣汰是“选择”是否及时正确的结果。3.技术经济学是经济…  相似文献   
32.
我国城市及乡村目前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填理、焚烧、堆肥及热解。这几种方法无论从生态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都具有种种不合理性,因此,必须使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物质循环的高效利用垃圾产业新体系,以改变目前我国垃圾处理行业基本上只有经济投入没有产出的现状。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建立起垃圾的分类收集、机械及人工分选系统,配套的深加工产业体系,使垃圾处理行业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休,以取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最优。  相似文献   
33.
早在蒙代尔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之时,他就指出了最优货币区的范围可以大于国界,也可以在一国国界之内。本文把常用于国际经济领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运用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内部,指出我国并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也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进一步,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分析得出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是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缩小东中西区域经济差异,顺畅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一、前言 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和领导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据以做出决策的依据.从信息的角度看,财务管理实际上是对信息的运用,是在充分掌握会计业务、财务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处理产生管理信息,以辅助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  相似文献   
35.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这个目标规划了中国未来20年的发展蓝图,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它对于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实现三步走的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具体来讲我们审计部门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36.
柳州是广西的主要工业基地。至今仍然占据柳州工业总数70%以上的国有企业,在广西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乃至广西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在进行广西工业化难点研究时柳州市和柳州地区的国有企业是我们调研和考察的重点。一、国有企业的基本问题: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再思考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制过程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主要的愿望和最终目标是达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然而,在现实的运作过程中却出现大量的“缩水”或“流失”。怎样看待这个问题?首先,流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目前国…  相似文献   
37.
“仁”是什么,一部《论语》似乎并未从概念的角度对其作出回答。在孔子的后继者那里,对“仁”的论述也属指点性的,而不是界定性的。我们可以从其指点性的论述中看出“仁”的基本内涵:①“仁者爱人”。(《论语&;#183;颜渊》)“仁”就是爱人的意思,这是“仁”的最基本的含义。这种爱是伦理意义上的,因而爱也就成了道德义务的爱。②“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183;学而》)对父母要孝,对兄弟要悌。孝体现的是对父母的爱,悌体现的是对兄弟的爱。  相似文献   
38.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一大重点领域。记者就城市政府如何进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对北京市市长王岐山进行了专访。王岐山认为,转变政府职能关键是要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政事分开,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组织,发挥它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信贷配给根源于信息的不完全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现实世界中任何产权都是不能完全界定的,且产权权能的分割和转让能够产生专业化收益,所以资金产权的残缺不可避免。在资金产权残缺的情况下,借贷双方不能签订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集中对称分布的最优完全借贷合同。贷款人为规避风险,增加收益,在资金供不应求时也不会提高利率,只会减少非最优完全借贷合同的数量,从而产生信贷配给。  相似文献   
40.
本文主要介绍了跨国联营企业通过转让定价、虚设机构法、虚设信托财产法、金融机构避税法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非跨国联营企业通过转让定价法、最大成本组合法、筹资法、租赁避税法、税负转嫁法等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为企业实际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