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98篇
工业经济   37篇
计划管理   143篇
经济学   94篇
综合类   35篇
运输经济   23篇
贸易经济   104篇
农业经济   37篇
经济概况   77篇
邮电经济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91.
592.
论现代企业知识经济管理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知识时代为背景,结合知识管理和创新的基本理论,探求现代企业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如何走创新的道路,通过技术知识的创新、产品知识的创新、管理知识的创新等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93.
针对煤矿路线复杂、调度困难等问题,提出采用新型井下轨道运输智能交通信集闭系统。事实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保证了矿井安全,使运输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94.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而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就是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在伴随着网络审计这一名词出现的同时,被誉为经济看门人的审计由传统审计向网络审计转变。可以说,网络审计是对以往审计的重大突破,也代表了未来审计模式的发展方向。一、网络审计的定义和特点(一)网络审计的定义网络审计还只存在于理论研究,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从狭义上讲,网络审计指借助电子计算机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联网技术,以磁性介质作为主要载体来存储数据以便于  相似文献   
595.
596.
霍学文 《银行家》2002,(3):30-35
不断创新发展的市场 证券市场的核心是资本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将资本需求者与资本供给者集中到一个"市场"或"市场关系"中,在充分信息披露的基础上,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使两者的需求都达到满足:资本需求者获得资金,资本供给者获得了投资机会.而在这中间需要物质技术系统的支撑才能使资源配置得以有效实现;而且与物质技术系统相应,有什么样的物质技术系统,才能产生基于其之上的交易系统(或交易平台)、结算系统、交易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并最终影响到市场机制.因此说,证券市场是技术推动型市场.  相似文献   
597.
霍学文 《银行家》2002,(4):22-26
对正在蓬勃发展的、让外国金融机构垂涎三尺的我国金融市场,我们的监管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与世界金融同步.  相似文献   
598.
霍学文 《银行家》2002,(4):128-129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Sr.,简称J.P.摩根)(1837年-1913年)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最重要的银行家,现在他的名字永远写在了一个公司的名字上面,这就是J.P.摩根公司,现在它又与大通曼哈顿公司合并为J.P.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Co.).  相似文献   
599.
略论城市农业银行的信贷定位崔一萍霍学武一、城市农行信贷定位的现实背景农业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中进城最晚的,发展伊始即置身于工、中、建、交及其他商业银行的市场割据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效益低下,乡镇企业的举步维艰,商业银行群体的激烈竞争,自身信贷资产质量低...  相似文献   
600.
近年来,一系列集团客户先后爆发债务危机,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重大损失和负面影响。本文针对集团客户的风险特征和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缺陷,指出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成因。文中指出构建完善的集团客户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在于:一是建立集中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二是建立集团客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包括基础信贷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联动监督机制、风险信息预警提示制度、差别化的客户管理机制、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双轨互动的风险管理机制、账户资金收支监测分析、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建设等;三是构建社会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行际信息沟通机制、社会信息监督平台及完善银行同业协会功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