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探讨了探索性和应用性市场学习、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与企业效率和效果绩效之间的差异化关系。基于303家中国企业双份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渐进式创新正向促进突破式创新,并受竞争战略独特性正向调节;探索性市场学习比应用性市场学习更有助于促进突破式创新,而应用性市场学习比探索性市场学习更有助于促进渐进式创新;两种市场学习交互正向影响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但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更强;突破式创新比渐进式创新对绩效效率与效果两方面的提升都更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外资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文章利用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如何影响中国区域经济进行研究。在比较了三种估计面板数据的模型后,我们选取了针对本文最优的随机效应模型结果进行解释。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与中国区域经济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实际情况恰恰是FDI投资是不均衡的,这部分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而也导致了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因此,可以考虑相关政策的倾斜,使得FDI的整体效用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3.
在自主技术创新构念和测量维度的基础上,开发了自主技术创新测量指标体系,通过对176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验证了指标体系在理论与实证上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扩展了技术创新分类模式,实证检验了自主技术创新战略选择对其它创新模式(突破式、渐进式、模块式和架构式)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自主技术创新行为水平越高,企业突破式/架构式技术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作用越弱,渐进式/模块式技术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加深了企业对于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关注,跨界成为企业满足顾客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新战略,并呈现出深度融合异质性要素以创造新价值的特点。围绕数字经济环境下企业跨界呈现出的特点,提出基于价值主张的跨界内涵,认为跨界是不同价值主张相互渗透、融合形成新价值主张的过程,并借用吸收能力理论中的知识转移过程,对跨界过程进行详细描述。此外,根据跨界内涵将跨界现象分为多主体多价值主张相互影响、双主体双价值主张单向影响、单主体多价值主张融合3大类,并分别选取案例对每个类别进行过程分析,深化对跨界内涵的理解。最后,从影响跨界的前因、跨界过程中存在的学习障碍以及深化跨界案例研究3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产生,因而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希望通过制度支持和政策倾斜促进企业的绿色管理行为。基于此,有必要探究制度支持对绿色管理的作用机制和情境调节。方法/过程构建了制度支持、战略柔性与企业绿色管理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讨论了企业如何通过战略柔性的传导中介机制,从制度支持中寻求提升其绿色管理水平的路径,并对企业内部技术能力和外部竞争者联系的情境调节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我国企业的303套配对调研数据证实了制度支持能够以战略柔性为中介机制,显著提高企业绿色管理水平,且此关系在技术能力更高和竞争者联系更强的企业中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16.
企业R&D能力在校企合作中的影响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企业与高校的联系被视为企业重要的知识来源,并能够影响企业的创新。但以前的研究多忽视了企业R&D能力在企业与高校的联系和产品创新之间所发挥的重要调节作用。利用我国226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得到了两个重要的发现。首先,验证了企业与高校的联系和R&D能力能够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以及企业R&D能力对高校联系具有正的调节作用。但研究同时发现,如果企业很容易得到丰富的高校资源,并且发展了与高校过于紧密的合作关系,反而会阻碍企业的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探讨了企业家导向、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以及组织冗余在企业家导向-绩效、市场导向-绩效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70家我国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市场导向与企业家导向都对绩效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不同种类的组织冗余在两种战略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不同,未吸收冗余正向调节了企业家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已吸收冗余正向调节了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发展了战略管理文献,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借鉴其它国家经验可推动我国仿制药的发展。印度仿制药业依靠强有力的制度支持获得了飞速发展,建立了全球范围的竞争优势。分析了印度医药产业制度变迁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印度医药制度变迁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其中专利法规、外国投资管制政策、价格管制制度是3个最重要的制度因素。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明晰了我国与印度医药制度之间的差异。最后,借鉴印度仿制药发展的经验,为推动我国仿制药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WTO原产地规则作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艳  高山行 《商业研究》2004,(8):155-156,167
基于WTO的原产地规则在确立产品享受关税、非关税待遇以及贸易统计依据方面的基本作用、延伸作用等原因 ,我国应该在区域经济集团中充分运用原产地规则促进经济发展 ,制定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原产地规则 ,积极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政治战略、突破式创新和政府创新支持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探究了企业发挥突破式创新的中介效应,利用政治战略获取政府创新支持的路径机制,并讨论了技术能力和战略柔性的调节影响。303套我国企业的双份调研数据支持了政治战略对突破式创新和政府创新支持的积极影响,突破式创新对政府创新支持的正向影响,以及突破式创新在政治战略和政府创新支持之间的中介作用。此外,技术能力和战略柔性通过削弱政治战略和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减弱了突破式创新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