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8篇
工业经济   31篇
计划管理   148篇
经济学   162篇
综合类   15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96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17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刺激消费需求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魏杰 《消费经济》2000,16(1):12-13
本文认为总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是消费需求不足,并且从消费倾向、消费方式、社会保障、价格、利率、收入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启动消费需求的问题,尢其是对2000年我国在启动消费需求中的消费政策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12.
613.
目前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极不规范,也不符合WTO体系内的普遍准则。按照WTO的普遍准则对现有的政企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已经成为入世之后的重要课题。规范政企关系的主动方和关键点在于政府,需要政府对自己的目的、职能、行政管理手段等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为企业服务成为政府的根本目的政府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服务,正是这一点构成了现代政企关系的基础。企业的运转和成长可以增进社会财富,提高人们的生活福利,使壮有所用老有所依,企业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组织社会生产、分配的最佳的和最主要的制度安排。因此,政府…  相似文献   
614.
论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人力资本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认为企业治理结构的内容已从界定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相互关系,转向界定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相互关系。我国企业在完善治理结构中,要真正看到人力资本已经作为资本形态而存在。在新的企业治理结构中,核心问题在于建立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15.
入世后中国传统产业战略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中,我国将要融入国际经济之中,真正结束封闭经济的时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无论是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或者说对于促进世贸组织本身的完整性和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此,大部分人都是共识的.但是,对于加入世贸后我国的有效对应战略和政策,人们则并不完全清楚,因而对于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有必要深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616.
<正> 储蓄政策对于抑制总需求膨胀和促进总供给增加具有较强的政策效应。储蓄政策作为国家指导和调节储蓄活动的宏观经济政策,涉及到国家对储蓄活动的基本态度及对储蓄运行机制的具体设置等问题,它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积极促进还是消极限制储蓄总量的增长即储蓄总量政策;第二,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储蓄动机体系即储蓄动机政策;第三,应该形成什么样的储蓄结构及储蓄使用机制即储蓄结构政策。 1.储蓄总量政策储蓄总量政策反映一个国家对储蓄总量增长的最基本政策观点。根据不同国家对储蓄总量增长的不同政策观点,可以把储蓄总量政策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消极地对待或限制储蓄总量的增长,二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储蓄总量的增长。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储蓄总量政策,对于宏观经济运行具有不同的效应。从各国的实践来看,消极地对待或限制储蓄总量增长往往会  相似文献   
617.
618.
619.
不能彻底否定美国"药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杰 《银行家》2002,(9):44-47
自美国安龙公司出事以来,美国又有一些大公司相继爆出丑闻.美国一些大公司的相继出事,引起了中国经济学界及企业界的深思.在人们的深思中,其中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倾向,就是对美国的企业制度安排发生了怀疑,认为美国企业所推崇的CEO制度等企业制度,也并不科学,存在着致命的弊端,并不是企业制度的发展方向,因而不能将美国的企业制度安排作为我国企业改革的参照标准.持有这种观点的一些人,甚至对于"海归"派的有关企业改革的不少体制及政策建议,也都发生了质疑,认为绝不能再把美国企业的制度安排,当作医治中国企业所存在的疾病的药方.我认为上述看法欠妥当,我们不能因为美国不少大企业出问题,而对美国企业制度安排做出全面否定,否认美国企业制度安排对中国企业改革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20.
国企改制的三大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企应该真正成为完整、独立的市场主体国有资产定价应运用资本收益法而不是投资成本法用资产将债务冲销到合理水平不是国有资产流失国企改制要充分考虑职工利益而不能只算国有资产的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