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84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21.
东亚金融一体化:基于资本流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生后,为了避免对外国资金的过分依赖,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东亚各国(地区)陆续开放本国资本账户,加快区域间的资本流动以推进东亚金融一体化。本文从资本流动的角度对东亚的金融一体化程度做出分析,研究发现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但在金融危机之后有所加强,而其中东盟是东亚各子区域中金融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2.
中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宏观经济学领域出现的新研究范式,以其坚实的微观基础为研究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数理模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分析经历了两代模型.笔者借鉴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的CCD模型,利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潜在收益的衡量指标,构建中国多部门VAR模型,测算了面临劳动生产率冲击时中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潜在收益.  相似文献   
123.
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优化对非洲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是"优进优出"的重要内容。在非洲存在大规模非正规经济的现实下,影响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因素有哪些?本文以中国对非洲46个国家2007-2013年的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全面阐释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受经济和制度因素的影响。由于非正规经济在中国对非洲出口中的作用差异较大,本文进一步建立面板门限模型检验非正规经济与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4.
2011年4月,墨西哥成立了国际发展援助机构———墨西哥国际发展合作署,为墨西哥的国际发展援助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本文分析了墨西哥在国际发展援助体系中的地位,回顾了墨西哥发展援助的历史以及其设立专门发展援助机构的原因,并结合目前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5.
1995年,中国开始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具有政府援助性质的中长期低息优惠贷款。至今,中国政府优惠贷款在国际主权借贷市场上的地位日益显现,也成为中国履行国际责任的重要手段。但是,中国政府优惠贷款的原则和做法与主权贷方行为的国际规则及发达国家的做法存在较大不同,也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批评和质疑。为充分发挥优惠贷款的作用,更好地履行国际责任,中国政府优惠贷款可以参照主权借贷的国际规则,并借鉴发达国家政府优惠贷款的做法,在透明度、项目融资的可行性调查、债务可持续性等方面进一步改进,提高优惠贷款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6.
特别提款权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立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其从诞生之初就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联系在一起。本文简要回顾了特别提款权发展的历史过程,介绍了其定值以及分配方法。从目前的情况看,利用特别提款权直接取代主权信用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式条件仍不成熟,而特别提款权替代账户则是一个较为现实的方案,这成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7.
法国的发展援助明显集中于非洲,并主要是对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进行大量投入。在组织机构上,虽然经过了近年一系列的简化改革,但其对外援助涉及的机构部门仍然繁多复杂。本文拟从战略政策、总量分配、组织管理和对外援助有效性等方面对新世纪法国的对外援助及其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8.
21世纪初,在经历"9.11"和"反恐战争"以后,美国将"国家安全"作为未来发展援助的战略核心,加强了对发展援助工作的重视,并将其视为国家外部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政府机构和公民社会团体的共同参与下,在结果导向型绩效管理下,美国对外援助的有效性有所提高。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对外援助的战略和政策、总量及分配、组织与管理等,研究了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援助国家进入新世纪以后对外援助及其管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9.
牛东芳  张宇宁  黄梅波 《亚太经济》2023,(收录汇总):95-108
生产力和生产要素变革拉动了新制度需求。数字经济遵循“技术创新-国内协同-全球治理”的路径展开国际竞争。全球三大数字经济主体提出数字经济治理的“美式模板”“欧式模板”和“中式模板”,但却难以达成融合性合作方案。“小而精”的新加坡联合智利、新西兰发起的《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了“第四路线”,有望打破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多极僵局。新加坡在数字经济监管领域全球竞争力排名第1,基础设施、技术架构和人才实力等数字经济竞争力指标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30.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在全球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对各国和经济体改善营商环境发挥了重要指引作用。营商环境指标包含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多种影响市场主体评价的因素,是竞争力的多维体现。2022年,世界银行宣布开启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体系改革,评估视角由个体转向全行业,覆盖范围更广泛,评估指标更加科学全面。当前,我国正在全力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既是机遇也面临深刻挑战。我国需跟踪关注世界银行评估体系的影响机制,解析其改革逻辑、路径和评估方法,提高市场公平竞争、数字营商环境、环境可持续性和性别等领域的制度供给,全方位优化我国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