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8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803篇
工业经济   404篇
计划管理   1138篇
经济学   1103篇
综合类   503篇
运输经济   23篇
旅游经济   23篇
贸易经济   680篇
农业经济   469篇
经济概况   920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760篇
  2010年   669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Previous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alliance networks primarily from two alternative views, a relational view that focuses on the “strength of strong/weak ties,” or a structural view that refers to a firm’s position and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We posit a firm’s network architecture, i.e., the portfolio of strong/weak ties, influences its conduct and performance. From a resource-based view,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itself could be a source of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We argue that both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duration of a firm can enhance its performance. However, their effects and the interaction are contingent on different performance outputs. Using strategic alliance networks data from a survey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we examine the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network architecture. Results suggest that benefits from networks may evolve with network duration, hence firms should search for optimal network configurations. By integrating an alliance portfolio, firms with du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can enjoy both the strengths of strong ties and weak ties and avoid the risks inherent in a pure strong/weak-tie network.  相似文献   
99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 in the context of firm ownership restructuring in China, via several theoretical lenses includin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population ecology theories. It highlights the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n the choice of M&A in ownership restructuring,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choice might be favored by poor-performing firms. By employing a hierarchical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ross-level moderating effects of the density of ownership restructuring patterns on the performance-M&A relationship. Several key findings have been revealed. At the individual firm level, performance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its choice of M&A. The ownership restructuring pattern that firms adopted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its choice of M&A. Moreover, at the industry level, the density of patterns in an industry positively moderates the performance-M&A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993.
以企业吸收能力为校企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突破口,重点分析了企业吸收能力在校企合作情境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并详细讨论了吸收能力影响校企合作绩效的中间过程环节,旨在揭示吸收能力影响校企合作绩效的过程机理。然后通过组织层面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收集经验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调节变量检验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潜在吸收能力会通过合作正式化中介影响校企合作绩效;企业的实际吸收能力会通过信息交换中介影响校企合作绩效;企业的实际吸收能力会通过粘滞知识转移中介影响校企合作绩效。  相似文献   
994.
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无不把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和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文在分析新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新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95.
中国西部省区市区域竞争力的评价、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资源环境、经济实力、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管理服务八大方面构建包括40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两种方法的组合评价法进行了中国西部省区市区域竞争力的研究.通过计算中国西部11个省区市和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竞争力组合指数,分析了西部与东部省市区域竞争力的差异性以及西部省区市区域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西部省区市区域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兴产业是指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中成长期阶段的产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发展新兴产业对于我国赶超发达国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新兴产业的结构特征,并对限制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使新兴产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相关战略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7.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服务代替实物投入生产运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关键所在。研究了当前产业区域转移背景下,影响湖南、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具体因素——城镇化水平、工业水平、开放度、市场化水平。通过建立自回归模型和对因素之间协调发展度的测量,发现城镇化和市场化对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工业发展没有充分带动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而开放程度和工业化在拉动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各因素对广东省的拉动幅度和作用速度均强于湖南。  相似文献   
998.
在对产业集群的分类和演变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从技术体制视角,对台湾中小企业的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证实:在全球化高科技产业竞争中,台湾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获得的关键要素是——内部和外部知识链的协同演进。按照传统模式运营的企业,需要通过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互联和加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方式,并融入更广阔的全球化渠道以重组知识链。  相似文献   
999.
通过构建改进的Cobb-Douglas 生产函数,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336家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创业期企业要素投入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研发投入、管理水平、销售能力、资产负债率对企业创业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规模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同时发现,我国创业期企业在要素投入方面具有从增加传统要素(劳动和资本)投入向提高技术效率要素投入方向转变的特征。进一步深化了新兴经济市场企业创业绩效与要素投入之间关系的研究,同时可为创业期企业进行合理要素投入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生态产业园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友好双重目标的有效途径。生态产业园的形成与演化有其内在规律,同时又受到经济环境、地理位置、法律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一定的异质性。依据对现有世界各国生态产业园区的了解,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结论,对生态产业园概念、特点及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和总结,并分别讨论了市场和政策在产业园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最后,总结了位置集中、科技信息、社会参与、经济利益等产业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