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7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22篇
财政金融   724篇
工业经济   353篇
计划管理   1137篇
经济学   1113篇
综合类   515篇
运输经济   49篇
旅游经济   51篇
贸易经济   567篇
农业经济   339篇
经济概况   77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546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1.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 to monitor and measurethe trend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an effective metho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should accord with regional populatio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progress,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support.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ng indicators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evaluates th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haanxi Province with a comprehensive multi-indicator method,analyzes the support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for regional agriculture by the resource-development index and theenvironment-development index, and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ndicators, such as education level, the income gap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e per capita area under cultivation and the consumption of pesticides and chemicalfertilizers per hectare, are the main factors to restrict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nd that the pressure of the developmentof subsystems of popul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on the subsystems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turns out to bestronger and stronger.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gets better, but resource become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restrict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 In a word,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of sustainableagriculture of Shaanxi and helps identify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12.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非洲国家经济贸易地位的提升,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方经济联系趋向紧密,意味着发生经济摩擦的几率加大.最近两年,一些非洲国家与中国的贸易争端有增长之势,成为一些西方舆论制造"中国新殖民主义"的口实.本文运用技术差距国际贸易模型,分析了中非合作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方面的动态变化,旨在为反驳"中国新殖民主义"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同时提示中国在合作中须保持一定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13.
8年(1985~1992年)的试验和大面积(1356ha)应用结果表明,在杉木连栽林地套种籽西瓜对杉木幼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套种林地的生物生产力和材积生产力分别比不套种林地提高95.75%~213.94%和128.03%~339.09%。模式的短期收益十分显著,平均每公顷纯收入达2627元,达到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以短促长的经营目的。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4.
关键种理论在宿迁市生态工业园建设中的运用举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生态学的关键种理论论述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当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形势下,以自然社会优势资源发展关键企业,带动生态工业园建设的重要性,并运用到宿迁市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115.
和谐.从中国历史纵向看.人们心仪和追求它一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之前,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几乎是中国社会何时产生文明何时也就产生了“和谐”思想及对和谐理想的追求。从世界历史横向看。追求和谐社会并非中国专利和国粹,西方国家和谐思想同样源远流长。但不管是中国也好还是西方国家也好.在追求和谐社会理想过程中.均强调和谐需要节制。唯有节制才有和谐可言。柏拉图提出“公正即和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6.
依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一国经济追赶伴随的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相对增长”会派生本币实际汇率升值趋势。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可贸易与不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各自增长、相对增长、国际比较增长等指标进行系统估测,发现上述结构性生产率指标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存在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推论一致的经验证据;利用人均或劳均产出等总量性生产率指标检验这一理论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解释力,则存在理论假说变量与度量指标选择不兼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7.
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文中指出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价值创造的理论与方法 ;澄清传统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原意、更脱离现实经济生活的观念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扩展价值创造和生产性劳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8.
假日经济的营销创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日经济是在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下发展起来。它反映了现代消费的特点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通过分析假日经济的本特征,提出了影响假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从文化、市场、观念、手段等几个方面研究假日经济营销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9.
全球经济自2003年全面复苏后表现得十分活跃,实际增长率连续四年超过4%,预计2007年的增速将快于先前的预期,增长率将达到5.2%.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强劲扩张,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贸易增速比世界经济增速更快、更强劲.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世界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0.
浅析物流外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物流热,大大小小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纷纷成立,许多企业也将物流外包出去,但是有些物流外包的结果并不理想。本文在概述了第三方物流发展状况之后,分析了物流外包的利弊,提醒企业不要盲从,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物流外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