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本文利用我国1953--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TFP和产业结构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TFP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产业结构。在影响TFP的因素中,FDI、市场化以及基础设施对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正向影响.最终消费率与能源效率呈倒U关系。在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与能源利用效率呈反方向变动.第三产业比重与其呈正方向变动。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TFP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社会对低碳化生产及由此衍生的低碳经济的意义早已达成共识,低碳化的生存方式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其目的是降低生产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低能量、低消耗的方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欧美拟启动的所谓"碳关税"就是针对高能耗的进口产品特别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式发展特点.这种发展模式一方面导致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在"低碳经济"的国际背景下,这种出口模式的国际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虽然,国内目前已经出台了一些控制粗放型外贸发展的政策,如从出口退税环节限制"两高一资"类产品的出口,但从目前来看效果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并深入探讨了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原因以及由投资、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净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一个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变动,存在一个使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我国1981--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比如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数、税收体制等等.本文经过比较分析税收、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等变量对财政收入的不同影响,可知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税收,其次是国内生产总值,同时发现财政收入主要取决于税收和GDP两个因素,并且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有绝对地位.最后根据此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经济增长的产业构成角度,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率的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的三大产业构成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虽然三大产业的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它们对能源消费增长率的影响却不相同。具体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率并没有显著影响,第二产业的增长导致了能源消费增长率的上升。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的六大产业部门构成之间关系的分析显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增长是推动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上升的主要力量。对上述实证研究结果产生的原因,本文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各产业产出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对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给予了解释。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当顾客进入服务场所时就会判断自己是受欢迎的或不受欢迎的,比如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商店的气氛有可能是让顾客觉得自己受欢迎或不受欢迎的一个因素。本文主要围绕受欢迎还是不受欢迎这个切入点进行研究,采用关键事件技术方法对企业与顾客交互对顾客的服务体验的影响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以来,通过小额贷款来扩大内需的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小额贷款市场化明显提高,经济危机有所缓解.但是我国小额贷款政策的独立性依旧受到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依旧还没有完全铺开,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有所转变.本文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入手,深入剖析小额贷款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当前取得的成效,并就小额贷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构建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环境质量及能源消费关系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则人均能源消费越高,环境质量越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中国1983—2011年的时间序列,实证检验基尼系数与人均能源消费及人均工业废气排放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基尼系数与人均能源消费及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都呈正相关关系,即缩小收入差距能够实现节能减排。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表明,中国已经具备缩小收入差距的趋势和动力,能够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和节能减排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一个含有资本结构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本文以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对象,运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资本结构对我国“增长悖论”的影响,探讨资本结构影响我国“增长悖论”的深层次原因。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增长悖论”的出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资本结构没有朝着有利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方向变动,设备资本占总资本比重的下降抑制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基于上述分析结论,本文提出破解我国“增长悖论”的政策建议,即除了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外,应该调整投资方向,引导资金避免过度投向建筑投资品,而是更多地投向设备投资品,以提高设备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优化资本结构,促进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